第275章大棚(1 / 2)

重生九零致富记 苏芸 2781 字 11个月前

董雪记下了店主说的情况,打算找人问问情况,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晚上叶崇平回了家,董雪和叶崇平说起来,叶崇平询问之后,不用董雪出面,直接找人询问了情况,请人在中间牵线,直接和那个压价者的靠山通了电话。

其实压价者的靠山,根本不知道压价者做的事情,听说了之后,虽然没表现出来,但是心底特别的生气,觉得压价者眼皮子太浅,让他在朋友同事面前丢了脸,狠狠斥责了对方一番。

那压价者只能灰溜溜给店主道歉,不敢再捣乱,店主和董雪顺利达成交易。

看着属于自己的店面,董雪满心欢喜。

和运营公司不同,一般的公司都是有赚有赔的,但是店面这东西,买了之后就没有跌价的时候,只会一直涨价,同时还能收房租,对于不善于理财的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投资了。

店面确定了,董俊凯心急火燎地找人,确定了店面大小、装修等等,没过几天,装修队就开了进来,在董俊凯的催促下,急忙进行装修。

年前的一波热卖,其实是赶不上了,就只能希望换季的热卖,不要再错过了。

眼见着快要过年,公司忙了起来,董雪呆在公司的时间比之前多了不少,好在叶一涵现在已经十六个月,刚刚学会走路没多久,正是对走路热情高涨的时候,只要王秀兰能带他出去玩,甚至让他在院子里走走走,他就很高兴,所以董雪去上班,他也不会哭闹。

董雪在忙着试吃的事情关于做配菜的事情,董雪确定了几种配方,分别在酸、辣、甜的程度上做了区别,然后做成成品,分给公司员工,让他们搜集亲戚朋友意见,看哪种更合口味。

到了这一年的元宵节后,该搜集的意见已经搜集完毕,至于原料,嘉味食品已经与附近村子的五十户村民签订了协议,承包他们的土地,让他们按照公司的需要进行种植,同时对于他们的农产品进行回收。

至于收回来的农产品,自然是有专门的人,按照严格的流程进行腌制,以确保产品味道的稳定性。

这样可以算是双赢。

夏天里第一批的袋装榨菜、袋装小黄瓜等等上市,最开始买的人不多,慢慢的,却打开了市场,等到三四个月后,瞧着销量很是喜人。

虽然利润不高,但是成本同样也不高,算下来利润还算是不错。

这种销量下,公司承包的土地显然是不够供应的,公司还用市场价和附近的村民收购合格的农产品,进行加工生产。

但眼看已经是秋天,而冬天原料不足的情况,却没有解决,董雪想起了后世的大棚蔬菜,便询问村民,可不可以这样进行生产。

在农村,春天天气还冷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种植,这时候,还不够种子发芽的温度,农民便会给土地进行覆膜,以提高地温,同时,在干旱的北方农村,覆膜还能很大程度上,保持土地有足够的湿度供给植物生长。

故而覆膜这种手段,农民都是熟悉的,但是说道蔬菜大棚,很多人却根本没有听过,他们本能的便拒绝改变。

何况大棚种植,一听就知道,是要先花钱弄大棚,然后才能种植的。

前途未明,就得先投钱进去,保守一些的,根本不愿意。

董雪也是无奈了,最后想了想,干脆打算就在公司

承包的土地上做大棚,打算给农民做个示范,让他们看看效益,从而给他们信心。

董雪想起上辈子,村里种植新品朝天椒的时候,曾经有农科院的专家下来指导的事情,想了想,便找上了并州市农科院,询问农科院,可不可以派一个专家,指导公司进行大棚种植的事情。

大棚种植技术,其实在农科院内部,已经算是很完备的了,只是推广上有些困难,现在有人主动上门,付钱请专家去解说,农科院也很乐意,好让人知道,他们农科院,除了卖种子,还是有其他作用的。

双方一拍即合。

故而在叶一涵的两岁生日之前,董雪和农科院一位姓沈的专家一起,对公司承包的地进行了勘探和规划,建成了二十个大棚。

因为之前董雪曾经宣传鼓动过附近的村民进行大棚种植的事情,所以很多人知道了这么个东西,在公司进行搭建的时候,他们也忍不住会过来看。

其中有个村民,本着“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种想法,也一咬牙,找上董雪和农科院专家,表示自己家也想建大棚,对于这种,无论是董雪还是沈专家,都是乐见其成的。

等到一个月后,在公司承包的土地上,立起了一派的帐篷,而在村里的其他地方,也零零星星立起了个帐篷。

村里人瞧稀奇,说还是第一次看到给庄稼生火的。

然而等到大棚里蔬菜绿茵茵一片,再等到开花结果并在并州市的菜场上卖出高价的时候,村里许多人都后悔了。

“早知道,咱也种了,我伺候庄稼的本事,可比那小子强多了。”

那小子,说的就是他邻居,那个大胆的、蹭了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