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 笑语问檀郎3(3 / 4)

“瞧您鼻准丰隆,颧骨有肉而不尖耸,能嫁贵夫,且富贵有余。”

“”

闫一对着姜归宁滔滔不绝,最后还给她看起手相。

最开始说的几件事,京中都知道,乔昭懿还以为他是私下背了些术语,和姜归宁闲说。

没想到闫一说到最后,连姜家祖坟的位置都给说了出来。

闫一“夫人眉骨之下隐有气脉伏动,生旺有情,说明祖坟埋在贵处,瞧夫人的发鬓走势,还在水路附近。”

姜归宁先惊再喜“正是呢,姜家祖上也是有些好处的,父亲和祖父一生都行善积德,救助过许多人家。”

祖父亡故在京外,算是死在任上,当年父亲扶柩而归,沿途万人相送,哭戚声绵延数里。

他的坟寝就是当时名震一时的风水大师亲自给点的。

说是金蟾守财穴,催文催贵。

后来她父亲当真一路高升。

子侄们也各个蟾宫折桂,都有功名在身,最次的也能在县学领个俸禄,做个受人敬重的山长。

这事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甚至家里都心口不宣地有意压下。

没想到竟是被闫一一眼给瞧了出来。

闫一还道“只是夫人眉梢隐有黑气,若有时间,还是去祖坟去瞧一瞧,许是有水患。”

姜归宁紧张起来,“等下我便给父亲送信。”

姜太傅致仕后,一直在儋州修养。

她终归是外嫁女,算不得姜家人,纵使夫家再得力,管娘家祖辈的事,也要被置喙两句。

一番详谈,姜归宁看闫一的目光已从最初的惊喜变成了尊敬。

开口闭口也不再是孩子,而是改成大师。

大有闫一说什么,她就做什么的趋势。

当然仅局限在府内的布置。

寻常事情上她是笨笨的,脑子不灵光,但一旦涉及岑文镛和岑聿,再不灵光的脑子,也开始灵光起来。

尤其是岑聿,她和老爷就这么一个孩子。

姜归宁似是有话要说,不知为何,却没讲,而是让他下午若有空,就在岑家院里瞧瞧。

“您不知道,这院子除了搬进来时请过风水大师来净宅院,再无师父登门,也不知道几次迁院挪动,有没有犯忌讳。”

说得委婉。

实际就是相邀。

但给彼此都留了三分面儿。

这种有本事的大师,性子多古怪,有的还要三顾茅庐,才能请出山来。

比如长公主头疾发作,还是驸马几次恭请,才将吴大师从蜀中请到京城,一场法事治好困扰数月的头痛症。

闫一顺从拱手,客套一番应下。

姜归宁走后,乔昭懿震惊去看闫一。

刚才说的,到底真的假的

闫一满面春风,一点没有在姜归宁面前的拘谨。

他祖上还是做这个的,好像说是大邺太祖当年打天下的时候,还给其相过面,说其定能马上定天下,贵不可言。

传言不知道真假,但有真才实学是真的,闫家在西北一带,颇有名望。

他未入缉查院前,就靠着给人相面过日子。

对三教九流最是熟悉。

岑聿外出办案,常带他同去,三年来,连升两级,让昔日同窗眼红得不行。

乔昭懿敬佩地鼓了鼓掌。

高人。

真是厉害。

能不能给她给相个面,没想到闫一却没答应,他不好意思挠头,“这太隐私了,瞧出什么,不好。”

姜归宁倒好说,人生过半,酸甜苦辣都经历一遭,没什么不能说的。

乔昭懿才新婚,太忌讳这些。

他如今才副千户,正想着如何走马升任镇抚使。

到了从四品,就有机会独自查办要案,若是案子过大,还能入宫面圣,在金銮殿上陈述案情。

他想看看皇帝面相怎么样。

听完他远大抱负的乔昭懿“”

怎么说的她也心动了。

消息传到老夫人那。

老夫人躺在小榻上,嬷嬷手持小棒,在身上轻轻敲着。

“你确定是我孙子请的大师”

“千真万确,少夫人先去,夫人再去,好一番详谈。”

回话的是个小丫鬟,刚十四,性子活泛,她瞧着喜欢,就留在身边。

老夫人顿时想起乔昭懿可能有身孕的事。

九月怀上的,今儿已到冬月末,算来已是两个月快三月。

过了最危险的时候,正是该养胎之际,请大师来瞧看番,是常事。

老夫人悠悠叹口气,心思活泛起来,却没对嬷嬷说。

几次被对方堵得心里的气

不上不下,她现在瞧她都怯怯的,生怕一口气喘不上来,被怄死。

老夫人让人去请姜归宁来。

姜归宁不愿意来,说身子不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