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朋友,一生一起走(2 / 6)

路上都没有人了,为什么还要开这么多灯?”

陈知年??

她也不知道啊。

“应该是为了像我们这样的夜归人吧。也为了安全。”陈知年看向周辞白,想让周辞白给外婆科普。

但还没有等周辞白说什么,外婆就已经转移了话题。

看到一栋高楼,外婆感叹一句,‘要是我能住在里面就好了,抬手就能摸到云彩,摸到星星。也不知道能不能见到嫦娥。’

“现在的楼房越来越高,也不知道能不能上天。”

“楼房这么高,好像顶到天了。”

陈知年满头黑线,她怎么不知道外婆这么幼稚?这么幼稚的想法,难道不是三岁小朋友的专利吗?

为什么外婆竟然相信有嫦娥?

虽然想说什么,但陈知年很识趣的沉默了。因为她知道外婆不想听她说什么‘嫦娥只是童话故事’,或者解释‘天空、云彩’是什么。

看到街边的绿化带,外婆激动大喊,“啊啊。这棵树好大,有一百年了吧?”看到街边通宵的小吃摊“这么晚了,还有这么多人,这些人不需要睡觉吗?”

“难怪有人说城市是不夜天。”

不好意思,陈知年不想说话。

当然,外和她的姐妹们也不需要陈知年说话,甚至还会怪陈知年打扰了她们惊叹。外婆和姐妹们一问一答,自己就能聊得嗨起。

甚至一再让陈知年开慢些。

“我要看看,城市和农村有什么不同。”不认真看,哪里有吹牛皮的素材?

不累?

不想早些回去睡觉?

答案是,毫不犹豫的不想。

外婆说,她这辈子就没有见过这么多灯,没有见过这么高的楼,没有见过这么干净平坦的马路

想要细细的感受、体会。

活了一把年纪,现在不好好看看这个世界,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外婆甚至幽怨的问陈知年,是不是嫌弃她啰嗦了?

不是,不敢。

外婆高兴就好,高兴的继续。

然后陈知年就听到外婆问‘为什么大城市的人都喜欢住在玻璃屋里?不怕晒?不怕碎?’

不需要陈知年回答,外婆自己就找到了答案,‘肯定是大城市的人都穿得漂亮,想要让别人看到。’

这个答案,诡异得让人毛骨悚然。

周辞白本想要讨好一下外婆,和外婆聊聊天,但是,他根本就跟不上外婆的节奏。刚想要夸赞一下路灯,给外婆解说一下路灯存在的必要,外婆却和老姐妹说到了高楼大厦。

外婆说得兴起,周辞白插不上话。

看到周辞白难得的吃瘪,陈知年笑得灿烂。

习惯就好。

就是陈知年也常常跟不上外婆的节奏,跟不上外婆的思维。

虽然陈知年已经尽可能的放慢车速,但幸福里还是到了。

“这么快就到了?我还想多看看呢。”外婆的语气里全是遗憾。

陈知年满头黑线,现在可是凌晨啊。难道在这个时候带着外婆兜风?还有,外婆今天已经坐了整整一天车,难道不累?

周辞白赶紧安抚,“外婆,你们先休息。等过两天,我带你们到处走走、看看。羊城有不少值得一游的风景点。”

外婆撇了陈知年一眼,“还是我外孙女婿会做事。”

陈知年呵呵,没有外孙女,哪来的外孙女婿?

幸福里是新小区,主要分为两片,一片是没有电梯的五层公寓楼,住着的多数是本地人,属于回迁一类。

陈知年和朱暖就租住在这一片里。

另外一片是12层的电梯公寓楼,住着的多数是外来人。周辞白家也在这一片。

虽然周辞白家有电梯,但不管是周辞白还是陈知年都很少用电梯,一般都是走楼梯锻炼身体。陈知年就很喜欢走楼梯,瘦腿比跑步管用。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陈知年总觉得电梯不安全,总想着电梯要是掉下去怎么办?

每次坐电梯,陈知年都会在心里一遍遍的想着如果电梯发生故障她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自救?

“我要坐电梯,我还没有坐过电梯呢。”外婆毫无疑问的选择了体验新事物。

陈知年当然不会拒绝外婆,“好。”

一行人走进电梯。

“大妹,你教我用。”

陈知年“好。”

“到了?好像没有什么感觉。”外婆疑惑,“再试试?”

陈知年???

她真的要笑了。如果是别人,她都要骂一句,“傻逼。”但这人是外婆,陈知年只能哄着,让外婆不要着急,先休息。

想要再试试?

当然可以。

明天就是坐足一天,也没有关系。但现在,应该回家洗澡、睡觉。

周辞白站在旁边,忍住笑意。

幸福里已经算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