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子算上林琳,一共五个人,此时竟然因为沉默,安静到了极点。
林琳压了压上扬的嘴角,然后笑眯眯的对大伯母问道,“妈,我昨天坐了一夜的火车,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啥都没吃呢。家里还有饭吗”
谁家亲闺女从那么远的地方坐一天一夜的火车回来,估计进家的时候,好的没有,一碗热汤面却是有的。可刘家到好,一回来都只顾着心疼闺女了。
这可真是心疼闺女呀。
被林琳这么一问,大伯母脸上一讪,然后连忙站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对着林琳说道,“都怪妈不好,妈一见你回来,啥都忘了。二丫想吃啥,妈给你做去。”
林琳闻言勾唇朝着大伯母笑得好不亲热,“妈做的我都爱吃。”
大伯母怔了一下,眼里闪过一抹难堪,出屋做饭去了。
还别说,自从这丫头能做饭开始,她轻松不少。这么些年也就这几个月才开始将做饭的活全捡起来。
大伯母走后,林琳朝着坐在她跟前的刘妙小声劝道,“大姐,妈说的那人,条件真有那么好吗”
刘妙闻言眼前就是一亮,重重点头后,又将那人夸成了花。
林琳一边听一边点头,等刘妙说得差不多了,林琳才插话说道,“那我就放心了。大姐,你长的不如我。又比我年纪大,这样的好亲事,千万别错过。咱们是一家子姐妹,人家说不定也不会嫌弃你长的寒骖。”
说完这话,林琳转头看坐在窗户边拿着个吸铁石打发无聊的刘贺,“我在d省那边都好,大姐要是嫁给了这样的人,不说你自身,就是咱弟刘贺将来也会跟着受益。这种时候,大姐你也别再羞羞答答的,大胆往前冲,以免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刘贺,你说是不是”
刘贺转过视线,视线从林琳身上划到刘妙身上,不知想到了什么,伸长脖子看了一眼坐在后面的刘大伯,最后什么都没说的将头又转回了窗户边。
刘妙则是彻底的惊了。
她没想到下乡前最是腼腆的人几个月不见竟然这么奔放。还有那一脸的为你好,直接让刘妙胃疼的难受。
想到林琳刚刚的话,再在心中回想了一下刘贺看她的眼神,刘妙心中一凛,猛的回头看刘大伯。刘大伯也正在打量两个闺女,此时视线正好与刘妙对上,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下意识的收回了视线。
看得刘妙心里微凉。
好半晌,压下心中不好的预感,刘妙问林琳是怎么跟她嘴里的那个人认识的。
编瞎话的功力,林琳自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
反正这种事情从头到尾都是瞎编的,林琳再往下编都没有任何压力。
什么英雄救美了,什么一见钟情了,总之多罗曼蒂克的情节林琳都给编得有鼻有眼。
不怕你不相信,就怕你全都相信,然后开始怀疑人生。
刘妙越问,心里就越绝望。
不但林琳说的那些条件让刘妙绝望,就是林琳言谈间一副非君不嫁,以及自私自利要为自己做打算的改变也让刘妙感觉到了浓浓的绝望。
别说刘妙了,就是此时站在刘家门口给林琳煮面条的大伯母也在这一刻绝望了。
出门的时候,大伯母就想知道里面都在说什么,所以门一直开了个小缝。此时亲耳听到便宜闺女下乡后就有这样好姻缘,大伯母又觉得林琳是抢了刘妙的福气。
男方条件越好,他们就越找不到让俩人掰的理由。再一个已经从骨子里都开始陌生的便宜闺女真的还是原来那个逆来顺受的人吗
可若是让她自己的亲生闺女去大伯母想一想就舍不得。
但不送个人过去,那他儿子那里唉
心里难受焦急,但大伯母还是没有放弃说服林琳。看一眼土豆白菜做汤底的面条,大伯母又咬牙往锅里打了个荷包蛋。
不管了,这死丫头自己养了十几年不说,现在还抢了她家刘妙的好亲事,怎么说今天这事也必须让她去还了养育之恩不可。
这都是她欠自家的。
一时面条好了,大伯母一手拿筷子,一手端着碗就进来了。
林琳笑着谢了大伯母就坐在桌前准备吃饭,不过看一眼这么简陋的早餐,林琳脸上出现了一抹极明显,又极做作的失望和嫌弃。
“自从认识了他,天天都吃鸡蛋,吃得人家都絮烦死了。”
大伯母
求问乡下的日子到底是咋把人弄得这么矫情
将荷包蛋吃了,又挑了几口面条以及几筷子土豆,林琳便一副难以下咽的放下筷子了。
“妈,我吃好了,想要出去睡一觉。我睡醒了再回来。”
“回来你出去睡觉”
听到林琳说出去睡觉,大伯母愣了一下,不解的反问。
林琳就是等着大伯母问呢,笑得一脸甜蜜的回道,“我出门的时候,他让人给我开了好几张介绍信。他听说咱们家地方小,又听说我那间屋子没有窗户,说是久不住人,又住不了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