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长方型布块。
随后去厨房用白面打了一小盆浆糊,回来后先在炕桌上铺了一层保鲜膜,这才一层浆糊一层布的糊了起来。
每糊十块布林琳就用裤夹子夹起来挂在火道上面烘着。
来来回回,林琳总共弄了十块,全部用裤夹子夹在火道上面。
哄干这些多层布需要一些时间,虽然林琳也可以用魔法来做到,不过那样就不算是消磨时间了。
收拾了桌面,林琳又洗干净了手和面盆,这才又回来栽布条。
每一块糊好的布哄干后,都要剪成鞋型。然后用布条包个边,最后再将这些包过边的布几张摞起来,再糊到一起,等干了以后就可以用带勾的大锥子先在最外面用麻绳圈一圈固定,然后就可以开始纳鞋底了。
林琳攥了攥拳头,就以她这手劲,纳的鞋底一定又紧又密实。
布条的宽度好说,长度就是她一只脚一圈的长度再多了个边边。十块布,林琳就裁了十块。将裁过的布条放在一个树枝编的浅口小筐里,又从空间里找出几团麻绳,一个大锥子,一个回头会用到的小锤子。
等这些做完,林琳发现她又没事干了。于是将头抵在墙上,好半晌才想到再有三两天就过年了,她应该给自己做套衣服穿。
不过这个时代,尤其是这几年,能穿的衣服样式和颜色都太少了。
林琳之前只准备了秋天和冬天的衣服,正好可以准备两件春夏穿的。
不过想到做衣服,林琳又犯愁了。要做什么样式的呢
记忆里b市那种还是这个村子里人穿的那种呢
村子里的人,穿的还是那种在旁人看来非常旧社会,但在林琳眼里却觉得非常好看的衣衫。
这种女子穿的斜襟袄褂或是对襟的小袄可比新社会的衣服好看多了,胸是胸,腰是腰,特别的有腰身。
而且在用布上也比军装和列宁装好看得多。
想到这里,林琳便从空间里找出一块蓝底碎花的尺头出来。并没有用剪刀,而是以指化剑,用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样子在布上游走。不过瞬息之间,林琳便将一件上衣的料子裁好了。
裁衣服于林琳来说很简单,当初她就系统学习过,后来又有很多世,林琳都靠着裁剪和刺绣或是生活或是排解寂寞。
冬天,封山,山里的小动物都去冬眠了,冬夜林琳去山上砍木头,都没打到什么猎物。
在什么消遣都没有的地方,林琳发现她当初那些赖以生存的本事都成了排解寂寞的方法。
林琳做的是一件春天穿的立领斜襟小袄。里面一层衬布,外面一层碎花布,不需要什么绣花,做起来极容易。
她先将衬衣按着那块碎花布的大小裁出来,然后丢到一旁,专心的拿起碎花布缝了起来。林琳是习武之人,讲究的就是无快不破的速度。手上的动作极快,一个来小时就能看到雏形。
今天夏小雪和姚天都没来,林琳见此,又拿出台平板支在炕桌上。摆了水果又沏了壶好茶,一边缝一边看着每到现代就会下载的各类影视节目。
期间炕有些冷,林琳又起身去厨房烧了一捆玉米杆。烧玉米杆的时候,还想着烧都烧了,那就别浪费了,便用湿纸巾包了两颗鸡蛋丢到灶坑里,同时还丢了一个地瓜。
将吃食丢进去,林琳就不管了。等柴烧完,又用灶里的余热烘了一会儿,这才小心的将鸡蛋和地瓜都从炉灶里掏出来。
在厨房去灰扒皮装在一个盘子里,林琳端着就回了屋子。
杂七杂八的东西吃了不少,所以这小一天林琳都没有做饭。
下晌,林琳将东西收了收,出门去木二叔家给强子施了回针。去的时候端了一碗水泡的黄豆芽,说是给木二叔家加菜的。
林琳每次去木二叔家,木二婶都会装些东西给林琳。虽然没有明说,林琳也知道这是抵诊费的意思。
随便扎上几针的事,总收木二叔家的东西,林琳也有些不好意思。
给强子扎完针,林琳又跟木二叔说了要再做一些木活的事。
林琳之前请木二叔做的家俱,木二叔已经趁着冬闲带着两个儿子干出来了。现在林琳请木二叔做的是明年盖小诊所的用具。
像是门,窗,屋中的桌椅板凳和诊治床。
当然,为了顺应这里的气候,林琳准备在诊所里用地龙。
地面当火炕来修,屋子里的取暖就不是问题了。
怎么修炕,林琳之前就旁观过一回。诊所里修地龙,林琳完全可以自己弄。
又跟木二叔说好这一次她订的家俱,她只给料钱,手工钱就当是强子之后的所有诊费了。
木二叔还觉得占便宜,说是做家俱的木头都是山里自己砍的,哪里来的料钱,想要林琳连这个也免了。
林琳笑着摇头,留下钱就离开了。
一路往东走,想到夏小雪和姚天今儿没去她那,便拐道去了知青点。
这一去不要紧,竟然发现夏小雪感冒发烧可怜巴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