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簌簌之声。此刻,这声音听在他耳朵里,就像是清风给他的回答。
他的眼神逐渐变得清明。
清风并没有真的告诉他该怎么做。他只是一下子就想明白了,自己是个读书人,不是答题人。读书人的世界很广阔,风景很美好,不该被限制在考场一隅。
他提笔一把划掉自己写在的字,举起手。
监考司员走过询问。
宋书生请求再给他一张空白的纸。
新的纸张送到他桌子上后,他立马提笔,畅快取题
“论文举应试样板之于读书人二三”。
作答
“尚书真古文,今已失义而见,然书中之奥义蛮生”
挥汗如雨,却神清气爽。
宋书生最后一个作答,第一个走出考场。
离开考场后,他望着天上的云层与树冠,又一次感受到了读书的美妙之意。
他大笑着离去。
文举第一堂考试出榜这天,宋书生浑然不知,如痴如醉地看着圣贤之书。今儿个云少,雕琢气太阳就显得格外亮堂,虽说树冠高高压在天上,但依旧不妨碍有着“好坏天气”之分。
今儿个就是好天气。宋书生在小时候最喜欢待的小山坡上看书。他喜欢这里,因为这里可以看到周围所有能过路的地方。因为期待着一些人,所以更加喜欢这里。
他的爹娘可比他着急多了,早早地就候在镇上的布告栏旁。
贴红人捧着红榜来到布告栏。所有等候在这里的人立马让开位置。
待到红榜张贴完毕后,所有人又立马凑上去。
宋书生的爹娘从第一个名字看到最后一个,都没有看到宋书生的名字。
他的娘亲几乎是站不住脚,便要跌坐下去,好在身旁的男人足够坚强,撑住了她。
红榜一贴,自然是喜的喜,哀的哀。
“第二回,第二回”男人也有些出神,只管念着这个。
“这可咋办啊”妇人悲催地倾吐。
过了一会儿,男人勉强说“那小子都不着急,你着什子急。”
“我替他急嘞。”妇人哀怨地说。
男人不知说什么,只是无奈叹息一声。
上榜的人的欢呼声刺激着他,他一刻也不想待在这里,家里庄稼还等着照顾呢,便要拽着妇人离去。
忽然,贴红人大喊着“让开让开,独榜来了”
“独榜第一堂考居然有独榜那不应该是第四五堂才会有的吗”
众人惊呼。
所谓独榜,便是由负责文举的礼部仪制清吏司大考审阅后,交由尚书再审阅所定的,甚至于某些惊人的文章,会由尚书交于皇帝亲自审阅。这一般只会出现在第三四堂的大考里,还不是每次都有,叠云国历代来,从未出现过第一堂小考便有独榜的。这自是惊骇众人。
贴红人将金色的独榜张贴在大红榜上方。
上面只有一个名字。
众人看去,立马便喊
“宋书生是谁,谁是宋书生”
正欲离去的男人妇人惊骇回过头。
“今天是出榜的日子,你不去看看吗”
宋书生突然听到背后传来陌生人的声音。他回头看去,是个打扮相貌很平常的老人。
这个人,没见过,大概是隔壁村的吧。
宋书生说“结果都是既定的,不因为我看而改变。”
老人笑了笑“可结果总要看过,才知道是结果。”
宋书生心情很好,少年意气样。他轻快地笑了笑。
“我不关心这个结果了。”
“为什么”
“因为我要读书。”
“这不冲突。”
“的确不冲突,但我也的确更像在这个好天气里,坐在这儿读书。”
老人感兴趣地坐在他旁边的石头上,轻声问
“为什么是坐在这儿呢”
宋书生觉得这个老人很平和儒雅,想来也是念过不少书的吧。他不由得怀以尊敬。
“这里能看到四面八方的路。”
“看路做什么”
“路上会过人呢。要是有认得的人路过,我一定一眼就看到了。”
“你在等人吗”
宋书生顿住,迟迟没有回答。他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在等人。
老人换了个问法
“你有想见的人”
宋书生点头。少年郎在这个气息独特的老人询问下,不由得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想见,就等着人来吗”老人笑着说“为什么不去找”
“我不知道他们在哪。”
“坐在这里,是能看着四面八方的路,但路是用来走的,不是用来看的。”
宋书生看着老人。老人有一对清幽的眼睛。
“老人家是夫子吗”
老人笑着摇头“以前是,现在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