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 37 章(1 / 3)

书生们对于火药弹褒贬不一, 有不赞同的, 自然也有赞同的。

赵昱先听了一堆贬低的话,才终于有书生站了起来,开始为弹说好话。

“如今虽无战事, 可前不久, 边关的战事才刚刚平定, 那是边关外族主动冒犯, 一场大战打下来, 虽是我们赢了,可仍然死了不少人。依我看来, 这弹出现的是好事, 若是外族听说我们有这般强大的武器,就会小心谨慎, 不敢随便来, 这样一来, 有弹震慑,连战事都能少很多。”

赵昱听得心情舒畅, 手也松开了少许。

若不是这会儿不能暴露身份,他恨不得立刻站出去, 重赏方才那个为弹说话的书生。

就弹一物,底下书生就议论不休。

赵昱起初听得心中直冒火,后来听多了, 反而镇定了下来。

他心中想弹一物也不是单单他做了出来, 在闻英做皇帝的时候, 也是有弹的。

既然是觉得弹不好,那就与皇帝是谁无关,这些说了弹坏话的书生,说不定也同样说了闻英坏话。说了闻英坏话又如何,闻英照样还是做了盛世明君。既然一个盛世明君也会被贬低,那他再听着这些话,也就觉得无关痛痒了。

连闻英都会被说坏话,他又有什么好气的

反倒是闻茵在一旁看得稀奇。她原本还以为,皇帝会很快撑不住要走人,却没想到皇帝听着听着,脸上竟是半分怒意也无了。

这着实稀奇。就这么些天的工夫,皇上好像也变了不少。

底下书生们的话题又从弹到了赵昱最新的举措上。

果然有书生说“天底下什么能比读书更重要我们每日寒窗苦读,费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可到了科举时也会落榜。那些人倒好,什么也不做,只是想出一个无关紧要的点子,便能得到高官厚禄,实在是不公平”

又有人反驳“你若是不甘心,也去想个点子出来,若是想得好,自然也有官职俸禄”

“我是读书人,万事也要以读书为重,怎么能本末倒置,因为这些而耽误了读书”

还有不少人附和。

赵昱这会儿倒没生气,反而还扭头问闻茵“他们这是不是嫉妒了”

闻茵惊讶“夫君竟然能看得出来”

“自然能看得出来。”赵昱指了指那个叫嚷的最厉害的书生“你看他,口中虽然说的好听,可看着年纪已经不小,身上穿得也不好,一口一个读书人,应该就是那种死读书的人。别说他不想,就算我把高官厚禄放在他的面前,他肯定也想不出什么好点子。”

闻茵顿时肃然起敬。

“夫君连这个也看得出来”

“那是当然。”赵昱抬了抬下巴“我记着这个人,就是这个人说火药弹不好。他这么没眼光,肯定也看不出这举措的半点优势,自然也说不出什么好话。说是一心读书,可也没见他考中什么功名,年纪一把了也还是个穷书生。若是他能想出好点子换钱财官职,更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也不是所有人都像他这般天资聪颖又宽容大度。

闻茵探头看了一眼,还当真是那个书生。

赵昱又点了几个给自己说好话的“这些人倒是眼光好。”

闻茵“”

底下书生们的议论声更大了。

有支持赵昱那些举措的,也有不支持的,就如闻茵所说的那般,书生们言辞激烈,情急之下,便常常言语刻薄,他们不敢抨击皇帝,便只表示不赞成那些举措,有激进的,便将官职俸禄换好点子的事情狠狠喷了一遍,以示心中不甘。

那些话在他入了他的耳,在他的脑子里过了一圈,便成了另外一番想法。

凡是支持他的,就是有眼光。凡是不支持他的,就是没眼光,若是骂他反对他,就代表他会如闻英那样最后成为一个盛世明君。

赵昱听着听着,甚至还听出了几分兴致来。

“你先前还说,若是运气好,便能碰到书生们辩论。这是不是就是辩论”

闻茵摇头“今日只不过是闲聊而已。”

“那何时有辩论”

闻茵道“夫君应当不会想听。”

“为何”赵昱回过头来“朕看他们说话,实在是有趣的很。”

闻茵叹气“夫君应当听不懂。”

赵昱“”

他张了张口,有千言万语想要反驳,可对着闻茵诚恳的目光,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在心中想自从他让闻茵说真话之后,闻茵说话可真是越来越不好听了

底下书生们的议论声也渐渐低了。

众人不会在一个问题上纠缠太久,方才还在说着新举措,后来也不知道是谁岔开了话题,很快便又开始说起了其他事情。

赵昱听完了,才合上小窗,仍然有些意犹未尽。

“夫君听高兴了”

“高兴了。”赵昱顿了顿,又摇了摇头“不对,还没有高兴。”

他说这番话,分明是还要继续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