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缇骑四出(2 / 3)

祯皇帝也不得不收回了思绪,开始了正常的觐见流程。

等着阮兴文等人按着小太监所教的礼仪行完了礼之后,崇祯皇帝就笑眯眯的道“卿等似乎很紧张放松一些,朕又不吃人。”

阮兴文有些磕磕巴巴的道“启奏陛下,学生等得见天颜,心中喜不自胜,难免有些失态,望陛下恕罪”

眼前的是谁皇帝啊活的黎朝皇帝黎维祺与眼前这位比起来,那就是个天大的笑话啊

不紧张开什么玩笑,两条腿都有些打颤了,能不紧张么

您老人家确实不吃人,可是您老人家杀人啊

崇祯皇帝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为了表现出亲民而说的一句不吃人的玩笑,会让阮兴文三人心中更加的忐忑不安。

轻声笑了笑之后,崇祯皇帝便开口问道“尔等于陈情书中所说的那些,可有真凭实据须知,以生员告官,在我大明并无先例,尔等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坐在锦墩之上的来宗道也开口道“若是有真凭实据,或者所告属实倒也罢了,倘若是诬告,可就不止是尔等自己受些苦头的事儿了,少不得也要牵连家人。”

阮兴文强自硬撑着精神才没有瘫软在地上,咬着牙道“启奏陛下,学生等自然是有着真凭实据的。”

崇祯皇帝却笑眯眯的道“若是仅凭着那陈情表中所说,只怕不够。其中多为风闻之事,算不得什么真凭实据,尔等可还有其他证据么”

阮兴文道“学生等有人证许多同窗可以证明,那些贼子此前曾经说过许多大逆不道之言,此为其一。

其二,城内城外百姓,可以证明那些贼子家中鱼肉百姓之举多不胜数,以致于无数人家破人亡,有冤无处伸。

其三,这些贼之多与郑逆暗通曲款,其中也多有书信往来,望陛下明察。”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笑道“朕自然会命人去核实尔等之所言。另外,朕还有一些问题,想要问一问尔等。”

阮兴文应是之后,便等着崇祯皇帝发问。

崇祯皇帝对于阮兴文等人已经失望无比。

阮兴文刚才提出来的三点,基本上都属于屁话,放后世的网络里面,这就是明目张胆的水字数行为。

毕竟,阮兴文连一份有力的证据都没有拿出来,相当于以生员的身份干了御史言官们风闻奏事的买卖。

只是,政治这玩意从出生那天起就浑身透着一股子肮脏政治从来不讲什么对错。

自己现在需要借着阮兴文等人的手去清洗安南原有的势力,那么阮兴文等人就是正义的一方,干什么都有理。

当有一天自己不需要借用他们了,那他们就是蒙蔽圣听的小人,所有的罪过都是他们造成的,理当千刀万剐,如此而已。

再一次敲了敲桌子后,崇祯皇帝才道“尔等生于斯,长于斯,自然对安南风土民情极为了解。

朕想问的是,如今安南百姓吃住如何可能裹腹可能遮风蔽雨文教又如何”

崇祯皇帝的三个问题很简单,可是阮兴文等人却迟疑了。

虽然安南自认是中华正统,甚至于视大明为北虏鬼知道他们这份自信是从哪里来的。

然而跟大明的读书人一个鸟样,安南的读书人也基本上属于那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至于民间百姓的生活如何,能读的起书的阮兴文等人,还真没有关注过

然而福至心灵真的不是一句空话,就跟后世的网文作者码字一样,鬼知道什么时候来灵感了就能水出来好多的字数。

或者,真的是祖宗保佑

几乎是一瞬间的功夫,阮兴文就躬身道“启奏陛下,安南的百姓,早就盼着陛下前来主持公道了”

卖惨,必须得卖惨必须得突出百姓们根本就活不下去的主题,然后才能凸显出崇祯皇帝收复安南的正义性,也能突出自己等人的正义性。

整理了一番思绪之后,阮兴文才斟酌着道“安南之地虽然不如中原物华天宝,可是幸赖陛下洪福,总算是收成不错。

然而郑、阮二贼南北对立,几乎是无日不相攻。

为了筹集军资粮饷,二贼治下苛捐杂税多不胜数,百姓们纵然地里有些收成,可是大部分的百姓却还在饿着肚子,更别提能有个遮风蔽雨的住处了。

至于文教,学生倒也不怕陛下与诸公笑话,便直说了吧。”

强行挤出了一滴眼泪,阮兴文接着道“二贼互相攻伐,黎朝诸公也是互为攻讦,无人顾忌百姓死活。

百姓们原本便难以为生,倘若不是诗书传家或者家中有些余财的,又怎么读的起书

若非是陛下天兵到此,只怕十余年后,安南再无读书人矣。”

来宗道猛喝道“贼子可恨”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摆了摆手道“朕有意在安南之地复立社学,使之与大明其他各地皆同,科举亦同之,如何”

来宗道与阮兴文等人一起躬身拜道“陛下天恩”

崇祯皇帝挥了挥手,笑道“社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