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 64 章(2 / 3)

毕竟皇帝可没赵载桓那么好忽悠。

陈景书唯一能做的,就是让皇帝看到数学的用处,让他知道这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

好在这年头的数学虽然看着原始,但说实话,古人的智慧从来是不可小看的,陈景书觉得如今的数学仅仅从成果来说,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水平,只是多数晦涩难懂,并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松学会的,数学的艰难也是它在读书人中不能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

陈景书想着,一边思考怎么给皇帝写奏折,一边在每期带草集的最后增加了一道趣味数学题,然后和后世很多杂志一样,搞什么答对抽奖活动,并且在下一期公布答案和算法,题目不算难,但也并不简单,陈景书特意选择了一些算法比较有趣的题目,就是那种,算法本身不难,只看能不能想到要那样算的类型。

因只是一道小题目,又不占什么地方,自然是没人反对的,反倒是大家对每期三个的幸运名额很感兴趣,奖品不算稀奇,但很符合读书人的口味,不过是一些银两和一套质量上乘的笔墨纸砚罢了。

嗯,出自陈家的梅花纸笔系列。

陈景书已经开始盘算着在京城打一打名气日后好赚钱了,这会儿拿来做奖品,只凭着质量也能在读书人中赚一波口碑。

因这一点,很快在读书人之间,平日里交流时也时常提到算学的问题了。

陈景书的动作让赵载桓放了心,他觉得陈景书果然是盯上了别人了,那些完全看不懂的东西暂时应该不会让他学了。

可皇帝不像赵载桓那么天真。

其实根本不必陈景书费心再去找什么理由,他所写的东西,皇帝的这点看好东西的眼光还是有的,他只需找相关的官员来问一问,就知道陈景书所写的东西多么有价值。

虽然也有不少地方是看不懂的。

因此当陈景书开始做推广的时候,皇帝就预想到以后会如何了。

如果事实证明陈景书的新算学确实好用,那么日后皇帝少不得也要学一学。

虽说是一件有利国家的好事,但嗯,平白给人添麻烦也不能轻易饶过他。

这么想着,眼看着今年又是童试之年,皇帝很干脆的点了陈景书做督学御史,叫他巡查各地去了。

所谓督学御史乃是五品的官职,算是个临时职务,一般由皇帝任命,虽然官职不算很高,但权限却不小。

所学督学御史就是巡视各地,考察督促教化及科举事宜,考察的对象甚至包括了各地的提学,总督提学等,虽然论起官职,总督提学比之督学御史要大,但督学御史讲的可从来都不是官职的大小。

督学御史不是一个很要紧的职位,但却是现如今才刚刚在朝堂立足的太子结交地方实权派,获取支持的好机会。

因此虽然对于陈景书来说这是一个要在外跋涉,长途劳顿的苦差事,但无疑,对于太子来说,这可是一件好事。

可要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太子通过陈景书来结交收揽这些人,日后他就很难不依仗陈景书。

陈景书听到这消息也不由感慨。

要不就说行家一出手就能看出差距来呢,皇帝这么一出,陈景书明知这是个苦差事,明知皇帝坑了他一把,但他偏偏还不能拒绝。

谁都不会拒绝的。

陈景书当然也不会。

只是难免不甘心呀。

这么想着,没几天,皇帝便再次见到了陈景书。

嗯,和太子赵载桓一起来的陈景书。

手里拿着一幅字的陈景书。

皇帝眼神一变,随即笑道“看来是太子又写了好字了”

赵载桓便把自己写的拿给皇帝看,又道“陈庶子也夸儿臣写的比之上回又大有长进了呢。”

皇帝看看也点头“嗯,确实长进了不少。”

再看到陈景书手里拿着的卷轴,皇帝内心呵呵一声,故作不知的问道“陈景书,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陈景书道“是春日集。”

春日集也是陈孝祖的作品,这里头收录了他所写的十几首春天的小诗。

皇帝道“哦这可要好好看看。”

等陈景书将那幅字送上,皇帝才刚打开,就像是又想到了什么似的,突然道“去吧老二也叫来。”

不多时,裕王到了,皇帝对他招招手“快过来,陈景书今日拿了春日集来,朕看写的很不错,你也瞧瞧。”

裕王顿时很有兴趣“是兆源公的春日集”

皇帝道“不是这个还能是哪个”

裕王连忙上前几步,一起赏看。

皇帝看着这幅字心道,这陈景书的字写的越发好了,上回他可以说是一时大意未分出真假,但这一回他仔细看来,竟还是少见破绽。

哼,甭管有没有破绽,真相挑毛病哪有挑不出来的

做皇帝的,鸡蛋里头挑骨头的本事从来都是不输人的。

于是陈景书便听着皇帝和裕王两人一唱一和,一会儿说这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