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牛肉政策(1 / 2)

宋朝最受欢迎的肉并非猪肉,而是羊肉。

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都对羊肉喜爱有加。

自从东京城永兴商社名下的重庆火锅店开业后,人们更喜欢上了辣锅刷羊肉。

重庆火锅的吃法,很快就传到了幽州,传到了京兆府,传到了兴庆府,成都府和夔州等地。

成都府和夔州后世的重庆地区因为潮热,那里的人对重庆火锅简直爱不释手。

而幽州、京兆府和兴庆府,因为地处北方,冬天寒冷,恨不得把火锅店开得满城都是。

餐饮业的发达,拉动了农业和运输业。

例如重庆火锅有了广阔的市场后,必不可少的红辣椒被商人们广泛种植,牧羊也被独立成一个单独的产业。

京兆府就有商人在西北大量买草地圈养羊。

刘远山是永兴军路经略使孙邦原的小舅子,最近几年,在朝廷新的商业政策下,刘远山发了不少财。

他先后置办的民间的水泥厂,并且承包了几条公路,还在长安城拿下那几块地皮。

不仅如此,他还大力的种植红薯、土豆。

并且,圈地羊了不少羊。

他的羊都运往了东京城,东京城那边有好几个大型酒楼都是他的固定客户。

他的财富值,在京兆府迅速挤进前十,并且还在不停增长。

他能做到现在的局面,都是孙邦原一手提拔。

按照靖康新政,官员是不允许从商的。

但规定是规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大宋的官员们想着,手中权力不能白空着啊,那多浪费啊

反正赚了钱是刘远山的,至于逢年过节,刘远山送点人情礼,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不,这一天,刘远山刚刚见完从兴庆府那边过来的一个胡商,谈了一笔丝绸的生意后,就接到了朝廷关于牛肉的风声。

这事绝密,知道的人并不多,只有向孙邦原这种封疆大吏,在朝中有深厚的关系,才能提前知道。

孙邦原可是永兴军路经略使,永兴军路的中心是京兆府,京兆府的中心是长安城。

如今的长安城,规模比过去不知大了多少倍,地位也高了不知多少倍。

它是大宋帝国的陪都,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

孙邦原的这个经略使的位子,可是比一般的经略使还要高,经略着陪都。

就相当于大唐时代洛阳令的官位一样。

或者说,只比开封府尹低一个级别,搁在东京城,那都算是大官。

孙邦原立刻就把牛肉的消息第一个时间告知给了刘远山。

在密室中,刘远山下巴差点掉下来了。

“什么朝廷要开放对军队供给牛肉这”

孙邦原捋虎须道“没错,我收到了唐相公的密函,此事的绝密。”

“那”

“迅速圈地,到时候,我会想办法批准你的商社成为西北战区牛肉供给商之一的”

和谁做生意稳赚不赔

和朝廷

虽然回款慢了一些,但绝对是有的赚的。

朝廷一般是不会讨价还价的,但民间商人也不敢乱报价。

总之,这种商业行为非常稳定。

大宋的军队,以燕云战区和西北战区最多,牛肉供给需求会非常庞大,这是赚大钱的机会。

不仅如此,孙邦原还预感到,未来,牛肉一定会对民间开放。

刘远山也敏锐察觉到了朝廷背后的用意。

事实上,牛肉的食补,一般人都知道。

多吃牛肉,人的气血会更加旺盛。

朝廷之所以将牛肉供给给军队,肯定是考虑到军队战力的问题。

一段时间后,北方有好几个地方都秘密接到了牛肉解禁令的消息。

各地的某些首富开始急忙圈地养牛肉,纷纷向夺一个头彩。

但一个月之后,在圈内就传开了。

已经有一家商社被选中了

这在商人的圈子里引起了震动。

大家纷纷好奇是哪家商社。

结果一打听,原来是东京城的永盛商社

永盛

这可是出了名的大商社啊

这几年,永盛下面的华兴纺车,华兴蒸汽机,仅仅是拿专利费都拿的手软。

没想到的永盛

再一打听,人家永盛已经了三十万头牛了

卧槽了

这下就把那些商人震惊到了。

三十万头牛

永盛是哪里搞来的

叶崇叶老板难道会变戏法不成,一口气能变三十万头出来

在朝廷的牛肉解禁令出来之前,谁特么吃多了没事干去养三十万头牛

除非叶崇早就知道会有牛肉解禁令

这绝对不可能

三十万头牛,而且是成年,养了至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