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击退耶律大石后,岳飞晋升为西北战区都督。
刘延庆与其子刘光世被移交军事法庭,审判问斩,刘家被抄家,发配岭南。
凡是在战时临阵脱逃者,基本上都掉了脑袋。
岳飞在西北下半年时间,先后处置了十几个都虞侯,几十个指挥使。
原西北军都御司使王奎安被调回京师受罚,由秦桧亲自前往西北,配合岳飞完成人员整顿。
在秦桧去之前,皇帝曾经私下跟秦桧说过,凡事拿捏有度,此非常时机,充分授权岳飞。
秦桧从皇帝的话里读出了两层意思一、现在你过去,好好配合岳飞就是了,不要瞎掺和;二、等岳飞整顿完第一波后,将西北给朕看严一点
这一次北伐草原,早在去年蒙兀人南下的时候,赵桓就计划好了。
只要粮食允许,他就会去草原上先浪一波,收收人头。
不然那些草原鞑子还以为大宋是原来的大宋,是个人都可以来踹一脚,然后要点钱就走
凡是胆敢对大宋开战的,那都是要付出一百倍的血的代价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赵桓发兵前的三个月,枢密院开始紧锣密鼓筹备军粮。
西北的军粮,比平时每个月多出整整一倍。
作为北伐草原的后方基地,西北河套是战略要地。
先后经过种师道和岳飞的整顿和党项人的叛乱后,西北各方面慢慢稳定下来。
这也为皇帝北伐好了条件。
六月五日,十万羽林骑军在京师外集合。
铁甲银胄在盛夏的阳光下,如同冷光流动的海洋,一望无际。
皇帝乘坐天子御辇,出了朱雀门,又出了新城南门。
下午,城外的大军陆续开始移动。
强大的中央羽林军开始北上。
他们沿着从东京城到京兆府的水泥路,行军速度非常快。
大约八天的时间,大军从东京城抵达长安城,在长安城做了修整之后,又一路北上,进入兴庆府。
前方的敌报已经传来了乃蛮部愿意臣服伟大的大宋天子,尊大宋天子为天可汗。
亦难赤汗还专门写了一封信给赵桓,心中阐明自己愿意永远归附大宋。
你早不写,晚不写,等朕来了再写,当朕是傻子么
赵桓心里想着,无论亦难赤把话说多么好听,他对大宋出兵了就是出兵了。
侵犯了大宋的国界线,该付出的代价,一分部许少。
这种缓兵之计,对他赵桓来说没有用。
而且,你不写信还好,你这一写信,这不就有点可疑了么
要么是缓兵之计,要么就是真假虚实。
用某一位伟人的说法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如果是缓兵之计,必然是在找援兵。
如果是真假虚实,必然是想迷惑朕,趁机达成另外一个目的,来影响占据。
总之,赵桓是不相信亦难赤汗会真的投降归附的。
就算他真的想投降归附,赵桓也会装作没有听到,没有看到,什么都不知道,就是要弄死你
这一日,皇帝在兴庆府,与岳飞商定了北伐草原的战略。
兵分三路,吴玠的揽月军从西平府出兵,皇帝的中军便从黑水城出兵,而折可求则负责东线。
三军目标就是乃蛮部王庭,直到将乃蛮部王庭踏平为止。
岳飞进言道“陛下,臣担心陛下北上草原之际,鞑子趁机攻击陇右都护府,对我大宋西线进行施压,以围魏救赵之计,化解草原危机。”
赵桓一听,顿时觉得岳飞说得有道理。
“朕现在给钱盖写一份信,让他务必加强防备。”
“陛下,臣倒是有一计。”
“爱卿请讲。”
“西北蛮夷蠢蠢欲动,那亦难赤汗必然会鼓动西北蛮夷从西线掣肘我大宋,不如就将计就计,引诱蛮夷进入陇右都护府,臣带领五万大军秘密前往西平府瓜州,待蛮夷深入,臣从北面突袭蛮夷,与钱盖钱相公挥师。”
岳飞接着道“若是蛮夷按兵不动,并未犯我陇右都护府,臣驻扎在瓜州,可随时北上支援陛下,从侧面打击亦难赤。”
赵桓觉得岳飞的提议非常好,他同意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除了皇帝带着中央军高调北上黑水城以外,岳飞带着一批人,逐步离开兴庆府,前往西平府的瓜州。
范致虚留守兴庆府,打点一切后勤军务。
几天后,赵桓的大军便抵达了黑水城,在黑水城外驻扎下来。
七月的黑水城非常美丽,胡杨林绿葱葱,湖面光滑得像镜子一样,天空蓝得像宝石一样。
每天都有从西域过来的一队队商队,将异国他乡的商品拉近黑水城,与当地的商人进行交易。
又从黑水城,南下到大宋各地。
当年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