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手中确实握着一个惊天秘闻。
先前赵仪瑄从康府离开后, 去了御史台。
他有一件事情要询问程御史大人。
程残阳听闻太子驾临,率众出迎,赵仪瑄却并未去程大人的正堂院, 挥挥手令众人退下。
身旁的侍从都离得远远的,只有程残阳一人跟在身旁“殿下突然驾临,可是有事。”
赵仪瑄且走且说道“今儿是礼部康尚书寿辰,程大人怎么也不去接洽接洽。”
程残阳淡淡地一笑“微臣从不好交际应酬。康尚书早也知情的。”
太子道“听说皇上也称赞程大人是孤孑之臣, 可见从未说错。”
程大人宠辱不惊地“微臣不敢。”
赵仪瑄含笑打量“听说程大人的儿媳临盆在即了一切可好”
程残阳道“劳殿下记挂, 还算安好。”
两人似闲庭信步温情寒暄的,直到太子转头看着前方的一棵罗汉松“先前为了追查鹤州的事情, 大理寺的人行事粗莽,听说她受了点惊吓,程大人可是怪罪本宫么”
当初赵仪瑄让朱厌追查程子励身死之事, 因为事关罗盼儿,朱厌便命人又传了两回。
罗盼儿本就因为丧夫而备受打击,几乎动了胎气,一度危急。
程残阳面不改色地“儿媳不过是配合大理寺查案,大理寺的人也不是故意恐吓之类, 微臣岂会不知, 殿下这话言重了。”
太子莞尔“果然懂事大度如程大人, 这若是换了别人头上,恐怕早就按捺不住怒发冲冠了。毕竟, 那可是你程家的根儿了。”
程残阳往前看了眼,白石路青砖墙,熟悉的院落门首。
他看出了太子是要往哪里去。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有些事也不必强求,只顺其自然罢了。”程大人垂眸道。
赵仪瑄若有所思地“所以, 程大人才叫夜光往西南道上去,就是想顺其自然地看看她的生死有命”
程残阳的唇角也浮出一点淡的笑影,他并没有否认,而是反问道“殿下今日,是为兴师问罪而来吗”
“兴师问罪程大人这是承认了。”
程残阳坦然道“也可以这么说吧。”
太子知道程残阳每每出人意料,却没想到他这么“厚颜无耻”。
双眸中掠过一点煞气,赵仪瑄冷笑“她只是你的门下弟子,又不是亲生的,死了倒也不可惜。”
两人已经走到了宋皎先前的侍御史院门外,太子住了脚,向内看过去“当初就在这里,程大人苦心孤诣地以夜光试探本宫,大概是从那时候就起了要利用她的心思吧。”
程残阳摇了摇头。
太子略疑惑“怎么不是”
程残阳道“殿下说错了,其实是在那之前。”
赵仪瑄的眼睛微睁,死死地盯着程残阳。
果然不愧是程御史,行事从来与众不同。别人到这时候多半是会着急辩解,他倒好,反其道行之。
太子按捺着心头窜动的杀意“在那之前,是什么意思”
程残阳没有回答,反而拾级而上,向院中走去。
赵仪瑄盯着他清瘦的背影,程大人的脊背仍旧挺直的如同一竿竹,这不禁让他想起了宋皎,那个人,向来也都是身量端正,看样子果然是有个好老师的熏陶。
太子跟着程残阳进了门。
背后众内侍跟御史台的人随之到了门口,却并不敢擅入。
院中有几个御史台的差人,正准备出门,猛地看这个架势,急忙都各自都退后,跪在了墙边行礼。
太子根本没理会。
程御史摆手,和蔼地“你们都出去吧。”
众人这才领命,忙忙地退了出去。
院中又清静下来,程残阳看着宋皎的公事房,心底眼前,仿佛仍能看到宋皎在内或者忙忙碌碌、或者抱头偷睡的样子。
此时此刻,程御史竟然笑了笑,他听见背后太子细微的脚步声,就像是山林猛虎,正悄无声息地靠近猎物,随时会给予致命一击。
程残阳察觉到那凛然的死气,却并不怕“夜光应该不会告诉殿下吧她为什么执意要出京。”
赵仪瑄皱眉,宋皎出城的原因,起初是因为他,太子心知肚明,宋皎当时是想避开他的。
可后来的原因恐怕就更复杂了,比如程子励的死。
但是程残阳这时侯提起,太子便知道还有他所不晓得的,他耐心地问“她出京,还有什么缘故”
程残阳道“那天,夜光来找微臣,她说她不想出京了,想留在京内。那时候微臣问了她一个问题。”
“你是不是喜欢上太子了。”
宋皎犹豫了半天,红着脸说“我不知道。”
这个答案对于程残阳而言已经足够,宋皎不是那种被情爱冲昏头的,就算她倾心于太子,她也不会背叛老师,何况如今她的答案是“不知道”。
程残阳道“当时微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