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第 118 章(2 / 5)

雨丝变大了些,被风卷着打在脸上有些丝丝似疼。

城头的士兵们身着铠甲,身边是周县尉按剑陪同。

宋皎慢慢地吁了口气,心中生出一种不真不实之感。

一个多月前,她还混迹京城之中,当一个太平盛世的侍御史。

如今,她竟飘零于西南,且卷入了这场不可预知的乱战之中。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宋皎看着眼前此情此境,不由想起了李贺的一首雁门太守行“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周县尉笑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大人,这首诗卑职也知道。”

他毕竟是武人,别的文绉绉的自然不感兴趣,但这个不同,这是一首不折不扣的从军诗。

宋皎笑道“想不到县尉竟是知己。那我们就一块儿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吧。”

这首诗的前六句,说的正是战事的惨烈,战场的情形。

但是后两句的意思,却是说为报答君王的提携跟知遇之恩,宁愿手持宝剑,为国战死。

确实同他两人此时的心境跟境遇不谋而合了。

宋皎下城楼的时候,雨果然又大了些,小缺替宋皎撑着伞,听到雨点打在伞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周县尉道“幸亏先前东边的河道决堤了,不然这雨继续下的话,连岳峰这里都危险了。”

宋皎点点头“新修葺的城墙如何了”

周县尉道“这两天逐渐坚固,就怕这雨更下的大”

宋皎心头一沉。

下了城楼,正要上车,无意中转头,却仿佛有一道影子在身后晃过。

宋皎的眼神一变。

小缺正在她身后“主子,快上车呀,都要淋湿了”

宋皎不理他,试探着叫道“侍卫长”

无人应答。

周县尉一怔,小缺也愣住“主子,您”

“诸葛嵩”宋皎提高声音,仍是没有人出现。

小缺转头看了看周围“你看到侍卫长了莫不是看错了”

身旁易巡侍想开口,又低下了头。

宋皎眉头紧锁,竟往前几步竟走到雨中“我知道你在给我出来”

小缺吓了一跳,忙要上前给她把伞撑住,宋皎将他推开“你还不出来是要让我一直站在这儿等下去吗”

直到此刻,才有一道人影自前方城楼下默然现身。

宋皎眼睁睁看着这道人影,惊喜交加,她抬手抹去脸上的雨水“侍卫长”忙向着他紧走了几步,又换小跑。

越来越近了,她看清诸葛嵩苍白的脸色,两只眼睛显得格外漆黑。

宋皎蓦地想起小缺说他伤重,脸上的笑也慢慢收了。

就在这时,诸葛嵩的身形忽然一晃,竟是往前倒了过来。

宋皎本能地伸出双手去扶住,却几乎给他带的倒地

可就在这会儿,身后是易巡侍跟周县尉赶到,一个扶诸葛嵩,一个扶宋皎,才堪堪稳住了。

雨下的越来越大了。

县衙厅内,一灯如豆,易巡侍道“侍卫长之前在水中受伤,伤在腰腹,本来不宜再动,但他担心永州河堤之事,便亲自前往查看,幸而及时处置了险情。先前按台大人遇刺,也是侍卫长及时出手救援,他怕按台担心他的伤,才没有现身,也叮嘱我们不要乱说”

他总算说了实话。

宋皎静静地听着,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仿佛人还在长河之中,被那些苦雨掺杂的河水浸泡着。

她垂着眼皮“他既然伤了,为何不叫他安静地养伤,为何竟又跑到外头”

易巡侍道“卑职也劝过了,但是侍卫长不放心,他觉着城中仍有危险,所以执意要跟着按台大人去巡城。”

宋皎微微抬头,闭了双眼,也掩住了长睫底下细碎的泪花。

“真是个”她本能地要骂一句,但又不忍心骂出来。

县衙内室。

大夫看过了诸葛嵩腰间的伤,战战兢兢道“回按台,这位大人伤的极重,又因未能好好保养,伤口已经有些溃烂,之前虽没有损及内脏,但若长此下去,只怕”

他一脸的绝望,把宋皎看的心凉“休要胡说本官不想再听见这些颓丧的话。”

她很少对人用这种严厉的语气,吓得那大夫瑟瑟发抖。

宋皎忙定神,把语气放的柔和些“请您莫怪,本官只是一时过于焦心,伤者乃是我的救命恩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容他有事,还请老大夫万万尽心,拜托了。”

她拱手向着对方深深地做了个揖。吓得那老先生急忙也跟着鞠躬“大人切莫如此,老朽一定竭尽所能就是了。不过,老朽实话实说,这位大人的伤着实棘手,而老朽也不敢说能保万全,但老朽可以向大人推介一人,那位的医术,只怕满城的大夫都不能及,就是此人性情甚是古怪,而且”

他很为难地,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