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 41 章(2 / 3)

然也毫无闲暇跟时间去细观。

她好像是第一次看清楚了面前的这张脸,倘若不晓得太子殿下恶劣的脾气,这张脸是极具迷惑性的。

宋皎被他眼底的光摄住,完全无法反应。

直到赵仪瑄倾身而下,她察觉到那危险的气息靠近。

“别”宋皎将头转开。

太子的唇本是要印在她的嘴上的,如今落了空。

但也没有完全落空,因为扭头的姿态,在他眼底的是雪白的脖颈,以及他留下的那些粉色的印记,瞧着分外诱人。

他甚至注意到,她的鬓边上多了些许晶莹的细汗。

太子极想尝一尝是什么滋味。

赵仪瑄往前压了一寸,却发现她的手抵在自己腰间“不行。”

宋皎摇了摇头,呼吸不稳而语气坚决“请殿下自重,这里、是御史台”

就好像听到了宋皎的拒绝,恰如其分的,门外有脚步声响起。

赵仪瑄希望不管来的是谁,都赶紧识趣地滚开,可偏偏事与愿违。

那脚步声不偏不倚地停在了门外。

“殿下,”诸葛嵩讨人厌的声音响起,“皇上让您尽快回宫。”

侍卫长好像很知道该怎么制住赵仪瑄,所以不等赵仪瑄的“滚”出口,就把后面一句杀手锏扔了出来。

吏部尚书颜大人府上。

一清早,宫内皇后娘娘派了人来,传夫人跟三姑娘进宫。

颜家不知如何,但三姑娘颜文宁心中却喜欢了一下,自打事发后,她几次寻死觅活,“幸亏”都被人救下了。

闹也闹过了,事情总该有个了局,不幸中的大幸是她并没有失了贞。

事情仿佛尚有转圜余地。

其实早在宫内传旨之前,颜文宁就私下里求夫人,想叫夫人进内跟皇后娘娘提一提,看能不能仍是让她顺顺利利地进东宫。

颜夫人不忍女儿受苦,但她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颜尚书已经明确地告诉过她这门姻缘,应该不会成的。

为今之计,是先把三姑娘送出城去,找一个庵庙耐心地静修个一年半载,等风波平息后,再接回来,到那时候只尽量地给她挑一个不错的郎君就是了。

颜夫人只觉着失望,抱怨道“又不是失了身,至于如此么而且那个宋皎也是太子殿下给去的,按照殿下脾气以及这件事的起因,那宋皎是断无活着之理,怎么殿下反而把他放了”

颜尚书本来也恨极了宋皎,可是他没想到豫王会亲自登门,光明磊落地告诉了他真相。

跟颜承不同,尚书大人并没有过分地怪责豫王。

颜尚书心里有数。

事发地毕竟是他的颜府,里里外外都是颜家的人,按理说不该出现这种纰漏。

豫王推心置腹的,跟他提起当天事情有异,自己是被一个自称三姑娘房中的人请了过去的,而且一过去就中了迷香。

这件事,颜尚书深信不疑。

因为在事发后,他私下里审问过颜文宁,颜文宁虽然不敢提豫王,但其他的说法却跟豫王所说差不多,而且连颜文宁身边的人都说,那天,是有个自称是跟随王爷的人说有一句要紧的话要来告诉姑娘。

这么看来,是有人故意安排,凑成了这处戏

幸亏人尽皆知的是,三姑娘早就要许给太子爷,她不至于冒着毁了清白的风险去“勾引”王爷,颜家也不至于干这下作不划算的事儿。

不然的话,在颜府出现这种丑事,他颜家也要担责任的。

而且颜尚书又恨又是后怕。这是有人把他颜家当成了一个大戏台,苦心孤诣地要唱成这处戏,现在想想,若当日不是宋皎挺身顶了,给那几家的姑娘们看到是王爷跟颜文宁在室内那么他颜家的脸,太子的脸,豫王的脸尽数都要没了

那会是一场大祸。

从最初痛恨宋皎,到后来知道真相后的感激,颜尚书心情复杂之极。

他答应了豫王会保守秘密,谁也不提。

至于颜承所说的要豫王担责任,颜尚书是万万没有胆子。

堂堂的王爷在他们府里被算计,不来追究他们的责任就罢了,又怎么敢再赖豫王。

而对于颜文宁想入东宫的执着,颜尚书也颇为头疼。

三姑娘的性子不像是颜文语,大姑娘从小就很叫人放心,从来文文静静,虽有心机,却并不显山露水,只有三姑娘生性外向,爱说爱笑,很得府内长辈喜欢。

可宠虽宠,颜尚书是知道进退的,他不想去太子跟前碰钉子。

太子的性子跟豫王不一样,颜尚书可以跟豫王推心置腹的说话,但跟太子,他尽量让自己能少说一句是一句,免得不知哪一句出错就掉进坑里去。

当时他曾问过豫王“太子殿下知不知道”

瑭立刻会意“皇兄并不知道是我。”

“那、为何放了宋皎呢,还特意派人来说是误会,叫我不要再追究宋皎。”颜尚书茫然,“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