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会师(3 / 4)

诗酒趁年华 我想吃肉 7926 字 11个月前

是不妥啊

连楚丰,都过来问楚氏是怎么想的。楚氏道“大郎放心,我心里有数,我也劝大郎一句,京城,有些不大好。”

楚丰道“我连阿攸都不曾带来,难道还不知道这个道理你要去昂州不如留下来与我一道,我总不能再叫你独个儿上路。京城太平,你免去奔波之苦。乱起,你与我一道归家”

楚氏坚定地道“我意已决。”

楚丰叹道“也罢。”

楚氏再三劝楚丰做好准备,且叫颜孝之重给楚丰叩头,郑重地道“他年纪再大,在我眼里还是孩子。便将他托付给大郎。”

楚丰道“这是什么话他不知道舅家门朝哪里开么旁的不说,我护一个外甥,还是护得住的。”

楚氏道“那便好。”

于此同时,姜家也收拾起行李来。楚氏的理由很充分,比姜家原本设想的,让姜氏先相中阿婉,代侄定亲来得光明正大得多了。

三兄弟一致认为当奉蒋氏前去,蒋氏却说“我年纪大了,经不得奔波,万不得已,我再去罢。否则”

三兄弟叩头再请,蒋氏还是不允。姜伍道“阿娘不同去,我等心中不安,恐手足失措做坏了事情。”给儿子定亲,他们夫妇是必得去的。

姜师很是从他中二妹夫那里学到了一点无赖的本事,一歪脸,道“到时候往车上一抬”

将蒋氏啐了一口“呸我走就是了。”

姜戎道“他们两个都去罢。”

姜师道“为一件事,去两个人,不大像样儿,倒像是要逃”一语未毕,被姜戎揍得头上长包。

最终,还是姜伍向朝廷告假,带着几个侄子,奉蒋氏前往。路过姜家之庄园,把姜玘也给带上。将那里的部曲带走,连同京城的护卫,凑足千数。

颜、姜两家约定同时南下。

京中议论已经朝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了怪不得昂州那么太平,原来是联姻呐昂州那里,大家是知道的,蛮夷众多。归义侯上回来京,穿得土了一点,不过好像得到过一个统领山民的许可估计他实际上也能做到统领这一州之蛮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颜肃之这笔买卖可做得真是划算极了

昂州稳定,他家什么都好。昂州要跟着乱了起来,搞不好全家小命不保

原来如此

怪不得世家姜家要跳脚了虽然不是自家女儿,却也是外孙女儿,并不远的亲戚。发生这种事情,舅家千里追杀找上门,也不是不好理解的嘛

当颜、姜两家集体打包,匆匆忙忙南下,脚步匆匆的时候,很多人抱着手,笑看这一出“闹剧”。准备等这两家人家回来的时候,上门打听点八卦什么的。

京城的权贵们,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生活。五王动了,他们反而从义军四起的慌乱中镇定了下来。

他们却不知,这两家人家,走了,就没再回来。

虞喆在宫中听到了消息,还感慨一句“颜仲泰真是付出良多呀”感慨完了,也就完了。姜伍的请假条都已经批了,什么也挡不住一个“孝”字。他娘要去看闺女这是对外的说辞,他请假陪护,合情合理合法。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是去搅黄外甥女的婚事的。做舅舅的,不能决定婚事,搞破坏还是有一定威慑力的。

且不说两家合起来的车队自从出了京城之后有多么壮观,沿途路过自家地盘的时候,又挟裹了多少人上路。只说朝廷自两家人走后,又接收到了一系列不知道该说好还是说不好的消息。

先是,赵忠虽然一路打胜仗,但是由于作风过于粗暴,不得民心,死活扑不灭金井栏。金井栏又出夭蛾子,摇身一变,他成了“齐王”了

虞喆听到消息之后,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天下皆知金某乃一小吏,如何成了我的弟弟他有多大了我至今未到及冠之年荒谬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管虞喆怎么说,反正吧金井档就是这样宣传的,说他之前不暴露身份,是怕“贼人”加害。现在这么搞呢,是因为见天下还是“忠贞之士”多,号召大家一起来推翻虞喆的统治。

不用说,这其间抹黑虞喆无数,连着水太后也被拉出来躺枪。说这母子二人如何对他金井栏母子不好,哦,是对“齐王”母子不好,逼死了齐王太妃又说他现在是要去进京救他“弟弟”赵王。总之,怎么玄乎怎么说。

虞喆想,这种扯淡的话说出来,还有人信么乱军会先弃他而去吧

哪知道他猜错了,大家跟着金井栏混,是因为活不下去了,再跟朝廷当顺民,连口粮都要被拿走,就要活活饿死了。实在跟为有手足相残传统的皇室出头,没有太大的关系。管金井栏说什么呢只要能带着大家混口饭吃,不用没完没了的服役,别被人作践得太惨也就够了。

虞喆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这些百姓这么蠢什么话都信恨不得赵忠一夜之间把这些人全都填坑里算完

让他没想到的是,为他出一口恶气的,不是赵忠,而是五王。

五王一听“齐王没死,就是金井栏”的时候,眼都绿了从宗法上来说,虞喆现在还没儿子,如果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