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这天苏香玉的家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当一群小孩将骑着嘉陵摩托的尚安信引到家门前时,苏香玉瞬时愣住了“你,你怎么来了”
安信说“我从这里路过,想起你在这里住,就过来看看。”
苏香玉的母亲走了过来“香玉,谁来了”
苏香玉说“妈,这是我在上海超市工作的同事,叫尚安信。”
苏母热情说道“快,快进来坐。”
安信一拱手“大妈,给您拜年了”
苏香玉的妈乐呵呵地说“快进来,别客气”
安信也就不客气了,将大包小包从摩托车上拎下来,进了屋里。
小孩们都惊讶了这大包小包的,小猴子家怎么有这么阔气的客人啊
苏香玉的哥哥嫂嫂都在大家庭过年,看见这个人这么大方,有些惊奇。
送这么多东西,这是特地来我们家拜年的
可是,他不是说路过吗路过怎么会送这么多的东西
安信充分发挥他的侃大山特长,一会儿就将这一家人哄得开开心心。
苏香玉的二哥问安信现在在做什么。
安信说“以前是在上海福万家超市做个主管,后来,我大哥硬是把我招了回去,屋里一大摊子事需要人做,我大哥忙不过来。我来帮他管理一下。”
苏香玉的大哥问“超市给那么高的工资你都不做了,回来想必工资更高吧。”
安信洒脱地说“工资不工资的我倒没有在乎,主要是一个义气问题。大哥召唤,再高的工资也得放弃啊。更何况,大哥对我也不薄,回来就给我配了一个嘉陵摩托,让我到处做事方便。”
大哥啧啧道“这嘉陵也得几千元啊,不便宜啊。你大哥是干什么的”
安信说“我大哥是张宏伟。承包了西山五百亩山林,现在,又发现了磷矿,现在,事多得很,忙着呢。我还到处在招人。”
张宏伟在汉水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大哥二哥互视一眼。
二哥忐忑地试探问道“你现在,还需要人吗”
安信哈哈一笑,说“需要啊。”
大哥二哥同时问道“我能去吗”
安信看了他们一眼,说“能啊,怎么不能我说了算,就招了你们了。”
二哥问道“工资是多少呢”
安信说“一天三顿饭,每个月五十元钱,怎么样”
大哥高兴道“行啊。怎么不行。这已经是汉水最高的工资了。”
安信说“这跟大城市是不能比的。上海的工作人员人家工资也高啊,一个月将近两百,所以,我们在那里拿一百元是可以的。可是汉水县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也不高,都不到一百元。我们拿五十元也是可以的。更何况,在外面,花销也大,路费也不少。在县城里,也就这个消费水平。这点工资算不错了。”
大哥、二哥频频点头。
二哥说“香玉,你有这么一个有本事的同事,怎么没听你说起过”
苏香玉说“我说了谁是谁,你们也不认识啊。”
大哥说“你不说我们怎么知道呢我就听你天天在说什么乔青莲的。”
苏香玉说“说了你们也不认识啊。”
安信看着苏香玉说“香玉是读书人,我是个大老粗,她不屑于向你们介绍。”
苏香玉连忙摆手“不是,不是。”
二哥不屑地说“什么读书人,我看都读成书呆子了。什么活也不会做。要不是她同学乔青莲给她一份工作,我看,到了田里,只怕秧苗和韭菜都分不清。”
苏香玉生气地一扭身子,说“我才不会下田做农活呢。就是乔青莲不叫我去,我也不会到田里种田,我去考民办教师。”
大嫂撇撇嘴“你就别说什么民办教师了,一个月才二十元钱,都不够自己糊嘴的。”
苏香玉说;“反正我不下地干活。”
二嫂撇着嘴说“同人不同命啊。”、
这是埋怨公婆太娇惯这个独女了。
安信看着苏香玉的眼里满是欣赏,说“香玉就不会是一个做农活的命。她在那里做得好得很。我听莲莲说,现在,就让她在板鸭厂管账呢。以后还要重用。她人老实肯干,又仔细,账交给她让人放心。”
苏母赶紧说“是啊,我闺女就是人老实,不会耍心眼。账给她就放心了,她绝对不会贪污的。”
苏父没有说话,只是磕了磕烟袋。
大哥、二哥也赶紧说“是啊,是啊,她老实得很。”
二哥还瞪了二嫂一眼。
大嫂二嫂见风向不对,也陪着笑脸说话呢。
于是,安信说定,让他们正月初八,就到孔集乡孔山村六组来找他,到时候,给他们安排工作。
中午,苏母和两个儿媳妇做了一大桌子菜。
安信和这两个哥哥喝酒喝得高兴,一不小心就喝高了,结果,下午就在苏香玉家睡觉,这一觉就睡到了晚上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