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的时间,她负责出建议,她外公和舅舅还有舅舅找来的朋友们负责执行,而她妈负责出钱。每次快没钱的时候她就去找她妈要,她妈问都不问,直接给。宋泠有一次都直接想多要点儿,给自己存点小金库,事到临头心疼她妈忙死忙活辛苦赚回来的钱,就算了。
宋锦有点心虚,呵呵的笑“妈妈这不是相信你吗”
宋泠翻了个大白眼。行吧,谁让她这辈子发誓要当妈妈的好女儿呢。
宋锦跟着女儿一起去看自己的新房子。这段时间她主要驻扎在县里面,一个礼拜倒有三四个晚上睡在县里。工厂终于成功的运转起来了,一个月过去,没有一个工人提出离职,而且所有的学徒工们都陆续的转为了正式职工。现在她们的车间里,每天可以稳定的产出帽子四百到五百顶左右,之前广州的那批订单已经差不多都要完成了,只等货运然后最后一批货款到账。而盛夏旺季早就开始,开发的几个新款已经推向了市场,这个月又陆陆续续的接到了之前的客户们大大小小的订单,加起来也有一万多顶,估计等广州那边到货后,也会有订单继续砸过来。总之,现在车间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累但是有活力。
她估摸着也就是这几天,自己还得去一趟广州和陵水,宋锦心中有一个大计划。
“妈妈,你又走神了。”宋泠不满的拉了拉她的袖子。
她这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新房子的楼下,歉意的笑,“不好意思啊,妈妈在想工作上的事情。”
宋泠叹口气“算了,原谅你。”
宋锦失笑,跟着女儿上楼,一推开门,她都惊呆了这是自己之前买来的那套房子她狐疑的退出去看了一下门牌号,写着301,没错啊。
宋锦记得那套房子,整体看着不错,但一眼看过去就是普普通通的格局,和大部分柳市人的家里一样。就,一回头可能就不记得长什么样。但现在这套房子,从头到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进门依然是那个餐厅,对着的她记得是厨房的位置,有一扇掉了漆的木门,餐厅的光线不太好。可是现在一看,原本餐厅和厨房的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绿色的方格玻璃木门,配上白色的墙和浅灰水磨石的地面,光从厨房的窗户一直透到了餐厅,显得明亮又清新。
再看客厅,同样是简简单单,但是那套浅木色的沙发看着就是舒坦,还有窗帘,居然是双层的,一层纱一层布,挂在木杆上,垂落在地。原本在客厅和阳台之间隔着的矮矮的那堵墙,也被拆掉了,换成了和厨房同样款式玻璃木门。
宋泠在旁边一项一项的对她介绍“木门是外公做的,沙发也是外公做的,沙发垫子和窗帘我让陆阿姨做的,除了门之外,其他的家具我只让外公漆了清漆,这样颜色好看一点。窗帘的话,白色的纱帘一拉,外面阳台上晾着的衣服就可以遮住了。可惜现在的不是,可惜我们找不到质感好的白纱。”
就只能用现在这种闪着珠光的白纱,宋泠有点嫌弃,差点说漏嘴。
她拉着妈妈去看洗手间和房间“洗手间我让舅舅铺了白色的小瓷砖,要是有大瓷砖就好了,现在这个有点花。”
不过她最想念的还是热水器,现在即使有了还过得去的洗手间,也只能烧了水之后用桶提过来洗澡,就不大爽。
“还有房间,房间其实没怎么弄。就是打了柜子。不过我不喜欢现在柜子的样式,找了电视里的那种柜子。”宋泠皱皱鼻子,“柜子和床外公本来都想要自己打的,不过我和舅舅都觉得太辛苦了,就找了另外的木匠来打。外公还不高兴呢。”
她还给自己的房间用柜子设计了一个假飘窗,也是前世那位香港的设计师的创意,她很喜欢。
“做得对”宋锦点头,肯定了女儿和弟弟的做法,“你外公吧,一忙就闲不下来。”
“柜子和床都还没有打完,我让他打完之后晾个半个月再搬过来,先散散味儿。”宋泠想起一件事,兴奋的指着天花板,“还有这些灯,是我和乔渡去省城选的,好看吧”
说是灯,其实也就是电灯泡上面加了一个灯罩,但也比现在大多数人家里就挂个电灯泡要好看多了,宋泠还挺满意的。
宋锦也很满意,她原本把装修交给女儿,也没报多大的期待,甚至只是想着有爸爸和弟弟盯着,反正出不了什么岔子。没想到,女儿真的把这项任务完成得很好,大大的超乎了自己的想象。
刚想夸她几句,门外探进来一个人“泠泠来了哟,这是你妈妈呀”
宋泠乖乖的叫“王奶奶好。”她告诉宋锦,这是楼上住着的邻居王奶奶。宋锦哑然失笑,邻居们现在都只认识宋泠了,而自己的身份则变成了“宋泠的妈妈”,这让她一时之间觉得颇为有趣。
“你家的人呀,真是太能干了尤其是小泠泠,”王奶奶把宋泠夸得像朵花,“之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