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姜二公子说有法子,我是信的。我猜来猜去,倒是一个想法,不知道会不会和姜二公子的法子不谋而合。”
姜泽笑了,桃花眼如春水怡人。
姜麓心道,这小子确实有姿色,也确实有风流的资本。
“听说姜二公子最近和康王殿下走得极近。”
姜泽闻言,桃花眼一寒。
姜麓目光满是讥讽,早前姜明珠吊过康王的胃口,后来又改变主意回过头缠着秦彦。这些世家公子天家皇子大多傲娇,康王不可能咽下这口气。
若是她猜得不错,在姜泽的眼里姜明珠不过是一颗棋子,一颗向康王投诚的棋子。以姜明珠的表现来看,上辈子应该在康王府吃过不少苦头。这一世如果最后还是落在康王手中,岂不是重生了个寂寞。
“王妃娘娘,你想多了。”姜泽自是不会承认。
姜麓无所谓,“但愿是我想多了。我希望你并非是想拉拢姜沐,日后用来对付大哥。若你真有这样的心思,我也不怕明着告诉你。在我心里我只认大哥,若是旁人对国公府的爵位生出觊觎之心,你猜我会如何”
姜泽眼中阴霾堆积,“王妃娘娘好沉的心思,你若不提醒臣还想不到这些。”
“好说好说,既然你现在知道了,还望你以后谨言慎行多加注意。”姜麓微微一笑,“毕竟阖京上下都知道你姜二公子是一个风流才子,一门心思都在诗词歌赋鲜花美人。只不过我这人认死理,最是看不惯虚伪之人。像是那等嘴里说着爱花护花的雅士,实则背地底却是辣手摧花的两面派。”
姜明珠再是不好,那也是和他一起长大的妹妹。他为了自己的私利生出那样的心思,足见其为人之心狠。
姜泽俊美的脸阴沉沉的,“王妃娘娘说的话,臣听不明白。”
姜麓笑了一下,“我曾看过一本书,叫什么养花十八式。那写书之人口口声声有多爱花,其实却是不然。恰如世间许多男子,嘴里说尽怜香惜玉的话,却最是视女子为玩物。正如那写书的护花散人一般,好生虚伪。”
姜泽的眼底森森然,他的表现让姜麓肯定了自己的猜测。这位姜二公子就是护花散人,一个标榜爱花的雅士。
听说这位护花散人在文士圈中颇有名气,不少男人视此书为神书,一个个恨不得集齐书中的那些花,统统养在自己的后院左拥右抱。
姜泽被揭了底,暗忖着自己再三小心,没想到还是小看了这丫头。就不知她是自己琢磨出来的,还是贤王告诉她的。
“王妃娘娘说的话,越让叫人糊涂。臣本是为三弟而来,既然他有王妃娘娘护着,想来是不需要臣操心。臣告辞。”
“姜采诗郎慢走。”
采诗郎三字,从她嘴里说出来像踩屎郎。
姜泽忍着不喜,转身离开。
姜麓下意识看向府内,她料定姜沐肯定没走,他一定会躲在门后偷听。他再是看上去不怎么懂事,此时应该也知道姜二有意和大哥争夺爵位。
这些世家大户也好,天家子孙也好,无论是不是一母同胞都免不了争来斗去。她刚准备进去,眼角余光不经意看到一男一女。
男子已至中年,身材高大长相硬朗,应是习武之人。少女英姿飒爽,英气之余又显静雅。美得恰到好处,不张不扬不争不抢。
少女大步过来,看步子也是习武之人。
“臣女宋青缨,见过贤王妃。”
“臣武靖,见过贤王妃。”
姓宋
莫非是从边关而来
姜麓一问,果然如此。
这位叫宋青缨的少女,是镇国将军宋燮的孙女,亦是宋皇后的侄女,也就是秦彦的表妹。武靖是宋家的家将,也是护送宋青缨进京之人。
宋家这个时候送此女上京,到底是何意
所谓表哥表妹,大多都会被凑成一对。
宋青缨目光平静从容,毫不避讳地打量着姜麓。姜麓不动声色地将两人请进府,冷眼瞥着鬼鬼祟祟的姜沐。
“那位是”宋青缨问。
“他是林国公府的三公子。”姜麓回道。
宋青缨说“既是世家公子,为何行事如此偷偷摸摸”
这是在说姜沐吗难道不是指桑骂槐暗指姜麓的人品也不怎么样。姜麓心下呵呵,姜小包是她的人,她不允许别人这么说他。
“我这位三哥喜欢看热闹,许是他觉得宋姑娘有意思。”
“臣女有什么意思王妃娘娘是在说臣女像猴子吗”
这么敏锐,是个好对手。
姜麓笑道“宋姑娘误会了。”
“王妃娘娘好生护短。”宋青缨脸上倒是没有怒色,“一路上京,听过不少王妃娘娘的事。看来传言确有其事,娘娘同林国公府的关系很是不好。”
这是暗的不行,要来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