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绕影片的制作理念产生分歧在电影行业是经常会发生的事。
资方的要求,市场的调研,观众主流的选择以及当前热门的话题,外加导演个人的美学风格,这么多方面不可能完全交互在一起,是必然需要抉择。
有的作品坚持个性放弃主流市场,邪典类型因此诞生;
有的作品会走老套但被证明最容易成功的路子,俗称爆米花,容易下嘴爽就完事;
有的作品于此二者之间不断妥协,虽有风险,却有可能既叫好又叫座,又或者什么都得不到。
市场与深度并不是完全平行的两条线,只不过离得稍微远了那么一丢丢。
李按的脾气并不暴躁。
当又一天的剧组生活短暂结束下工后,酒店房间里,莱曼把凯文、斯坦李和他叫到了一起。
几包烟、打火机、一些场景分镜和后续剧情。
凯文首先甩明的是市场大数据,话糙理不糙,“比起班纳为什么发怒,观众更喜欢看他变身后砸什么、砸多少。我们要清楚破坏各种熟知的建筑群,远比克制的话语更能让人获得愉悦和视觉上的享受。而且电影的预算足够支撑起那些大场面,观众又普遍喜欢”
李按接话道“这些会有。”
“但不够。”
“够了。观众买票是来看电影的,基本的诱因要有吧,难道有人惹他生气,就毫不顾忌的变身布鲁斯班纳可不是一个破坏狂,他有理智。”
“不不不,我的意思只是希望破坏的镜头比重多一些,而不是只有三段。”
“有什么问题吗第一次是克格勃设计,班纳吸入大批量镇定气体,浩克人格苏醒,砸毁了实验室,冲上街道;
第二次是军方和克格勃同时找到班纳的躲藏住所,为了自保,主动异变,从包围圈突围;
第三次是克格勃收集到了班纳的血液,用之前超级士兵计划未开发完全的血清混合,催生了怪物憎恶,班纳为了保护贝蒂,第一次没有情绪失控,化身为绿巨人之后依然保有意识
这几段变身无不是剧情推进点,都是有诱因的,而且前后联系紧密,展现了绿巨人的力量并没有那么好掌握。”
“影片的正片时长大致在110分钟,但变身绿巨人的镜头片段加起来有35分钟吗”
“没有节奏上的铺垫,哪来的戏剧张力”
整个聊天,大多数时候是凯文和李按互相试者说服对方,采取自己的思路拍摄,莱曼和斯坦李则更像是和事佬,一见两人争论升级,就缓和关系。
但这样的场景是莱曼乐于看见的。
只有综合多方因素,时刻考量,才有可能避免前世的失败。
虽然莱曼已经做好了准备票房要赔,但能拍得更好一点,故事逻辑更清楚一点,戏剧张力、节奏引导等方面都更优秀,怎么也不至于被坑得那么惨。
粉丝、口碑与市场,总得取悦一处吧。
原时空无敌浩克就是典型的不叫好不叫座的烂片。
漫画粉丝觉得班纳变成了一个动不动就发狂的疯子,不见冷静的头脑和天才的智慧,而且狗血俗套;票房就不多说了,全球263亿,宣发分成又被派拉蒙抽了一大波血,坑得漫威想撞墙;路人口碑方面,大部分是差评,三项全败。
摸着良心讲,无敌浩克跟黄金罗盘差不多,特效和画面上是用心的,预算起码没莫名其妙消失,就是某些地方太脑残。
那部电影的主线剧情,是班纳为了压抑并且消除自己的变异,这一点莱曼同样采用了,因为漫画中有这部分的剧情。
但为什么要加入一条很让人怀疑智商的爱情线班纳有个女友,逃了几年回来后发现女友有了新欢,一番操作,女友又回来和班纳一起,并且,女友还是追捕绿巨人渴望得到力量的罗斯将军的女儿。
怎么说呢,这种操作一看就是资方强行加戏,加错了矛盾,对于主线剧情和塑造班纳的人设,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但却花了那么多篇幅。
毕竟,一开场就指出了这部电影最主要的矛盾其实是班纳博士与浩克两个意识,共用同一个躯体的意识之争。一个不愿屈服,一个强势霸占。
再加上导演路易斯赖托瑞是个小导演,典型的资本工具人,对影片剪辑和剧情的确定没什么话语权,甚至影片在结束杀青等待上映时,主演爱德华诺顿与漫威资方因为创作理念不同,最终闹得分道扬镳,连cu系列都不演了,可谓伤透了心。
是人都有眼光局限性,凯文费奇就是太迷信主流市场,反而忽略了观众也会比较,也有审美疲劳,看惯了好莱坞动作类型片,无敌浩克从故事性而言甚至比爆米花还缺少了点基本逻辑和戏剧张力,为了暴躁而暴躁,是挺没必要的。
类似的比较就好像奥特曼一登场就特么放大招,都不带铺垫一下情绪是不是有那味了。
当然,李按拍着拍着容易文青,老喜欢加戏,有凯文费奇盯着,基本的视觉享受肯定能到位,因为凯文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