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戛纳评委(求订阅,票票)(1 / 2)

这话说得好听,可承情的多,还是心里不服的多

是得奖的人多,还是没得奖的人多

不被人指着鼻子骂就不错了,莱曼没好气道“导演相轻,谁愿意只服从一人如果只有我一个评委我也就认了,但这么多位一起投票,我自觉不能说服别人也支持我看中的电影。既然不行,何必浪费时间,而且我自己的电影也需要这样的机会。不去,不去。”

电话那头,吕克贝松深感无奈。他奉了组委会几个相交的老前辈委托,信誓旦旦的答应请来莱曼站台不仅导演需要名气,电影节也需要名声很大的导演捧场,不然什么地区小众电影节也不会巴巴的邀请国际导演付了高额出场会都要让人家走一遭。

为什么

就冲那些导演的名声,去了绝对是给电影节长脸、贴金的,你就想想,如果一个电影节什么有名气的电影人没有一个愿意参加,谁会认可评选的权威与公正性

不能得到认可的,纯是自嗨罢了。

而莱曼,现在也算是一个电影领域的权威人士了,形象一点的话,就像以前很唬人的挂着一大串头衔的公知。

看看头衔,金棕榈得主、奥斯卡最佳外语小金人得主、拍过全球票房破过七亿的卖座电影,更别提捧出好几个影帝、影后,难道还不算电影里的公知一员

如果不行,这电影公知门槛真高显然不可能。

吕克贝松左思右想,然后又给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反正把人给请来当评委才是第一任务。

就想让莱曼担任非竞赛单元的评审团,总不会拒绝了吧。

嗯,戛纳电影节是有主竞赛单元和非竞赛单元之分的,后者包括导演双周、短片竞赛、电影基石等等,都是以提拔新人为主,不算太过正式,也就不用莱曼“抛头露面”,引人注目。

纠缠至此,莱曼还能说什么,只好答应,但也明白自己没那么多时间负责先期的评选工作,也是明说不会有太多时间花在这上面。

吕克贝松满口答应。

这事定下,莱曼心里莫名又有了几分期待。

在他看来,确实是像伊娃说的会很涨脸面,有种满足和虚荣感。

莱曼也不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当选评委。

作为一个双重灵魂,深深刻有原主记忆烙印的人物,莱曼虽然有时玩世不恭的内心瞧不上许多的法国文艺电影,但其实也免不了被主流价值观感染,还是希望法国电影能变得更好一点。

不然他为什么花费如此精力投拍更有深度的电影

一方面这其实算是一种扬名手段,能提升导演资历;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电影人的更纯粹一点的制作理念,骨子里就想要扶持这类题材,不让文艺思维从自己的公司里彻底消失,大家一起玩商业。

而戛纳电影节不管怎么去质疑,它都是第一等的国际电影盛会,也是法国的电影骄傲。

要知道,地位越高,看的东西越远。

所以他的迟疑是担心被骂还有与自己的利益冲突真当了主办方评委,还好意思把奖项颁给自家公司的作品真就不要脸呗。

人活着,还是得珍惜自己的一张脸。

而如果换成不那么惹人注意的非竞赛单元,那就让莱曼能接受的多了。

这方面不多言语,反正莱曼的心理路程就是这样。

挂掉电话,莱曼也没了性质完成生命的大和谐,反而披件外套跑去书房写剧本大纲去了。

他要给索菲亚的剧本是一个发生在未来的带着科幻色彩但本质是一部文艺向的爱情电影。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你想不想要一个为你量身定做的恋人”

爱情总是能让人解读出不同的味道,而对某部分人来说,爱太沉重了,沉重到无法接受自己的生活被改变,不想因为承诺而感到束缚、压抑,不想去担忧满足不了爱人所提出的要求,永远能够没有负担的感受爱情的美好才是他们需要的。

这世上会有这样的恋情吗不用妥协,不用包容,不用改变

幻想照进现实,未来会有一款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生成的女友全方面的给予最有空间感的爱情,而故事就是从这样的人机恋开始。

其实,类似的描绘人工智能的电影还挺多的。

机器管家、我,机器人、机器人总动员、机械战警对于人工智能,包括导演,总有许多的想法诞生,一些在成为现实,另一些还没有。

而莱曼选取的剧本是2014年,斯派克琼斯自编自导的作品她,又名触不到的她、云端恋人。

讲述男主西奥多身为一个作家,最常干的事,就是替不善于表达情感的人代写情书,他的情话绵绵感人肺腑,但那只是帮别人写罢了,他自己的生活还是一团糟。

与前妻离婚后,他总是莫名的孤独、忧郁、寂寞,这与迷失东京里的调调是一致的。

索菲亚尤其擅长这种细腻的情绪表达,哪怕全都是一些琐碎的镜头,也没有什么感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