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推手(二)(1 / 2)

离开活动现场后,黑色的林肯商务车内。

一行人日夜兼程的跑路演,那叫一个身心疲惫。此时没了外人,不用照顾形象的瘫在座位里。

不过刚刚宣布的续集计划,还是让众人各有心思。

大热电影的续集,稍微有点头脑的都知道好处多大。

扎导偷瞟莱曼一眼,见他闭着眼睛,也不知道该不该打扰。

车里有些安静,此刻的莱曼也在思考开发续集的打算。

这并不是什么心血来潮,而是电影成绩太好,不能浪费的一种资源利用。

毕竟构思结尾留白的剧情,也是他同意的。

总不能埋下了伏笔,而不去动用吧。

此刻,他忽然想到了僵尸世界大战。

如果按时间线来算的话,正好是丧尸潮爆发之后,整个美国都陷落的故事背景

论票房,全球5亿多也不算磕碜。

不过这部影片的主要问题就是太过注重镜头特效,文戏的编排有些太过儿戏。

壮观的视觉感受完全撑不起脑残的剧情,就像一个人的肚子里有很多内脏,可唯独缺失了心。又仿佛选择了“量”,放弃了“质”,选择了“刺激”放弃了“剧情深度”,选择了“大场面”,放弃了“角色塑造”,没有拍出末日灾难电影的灵魂。

而如果选择这部的话,剧情是个大问题。

很可能需要大改,承接纽约行的创作脉络让两者尽量产生很好的联动,不然的话,让影迷们满意接受估计不太容易。

他细细想着,一时之间好像有了些许思路

纽约行的idb评分落到了82分,在网站收录的高分电影里,足以排进前100。

在它前列的是疤面煞星、马耳他雄鹰等佳作,纽约行正好与赌城风云、猎鹿人等并列82分,排在93位。

不过,文艺类型的电影评分总是稍高,如果还加上票房盈利幅度的话,纽约行排在前二十都是正常的。

毕竟丧尸题材的作品,其本身的天花板就很低,有个73,74左右就很出色了。

纽约行这评分已然成了好莱坞丧尸题材新的天花板。

这也因为电影的制作班底是泛英语圈子,要是亚洲来拍的话,美国观众的接受度又会打个折扣。

文化接受度这一块,美国人向来不算太包容。

idb的评论席里,有很多人赞同的一个观点是说纽约行有些地方还是太过注重商业气息,没有深挖主题的劣根性。

比如,为什么结尾的时候导演不让士兵射杀孕妇和小孩

如果是这个结局,黑暗了不知多少,还能进一步影射美国政府的无能。这似乎是更有深度,更绝望,立意一下就上去了。

这样的观点突然就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似乎有人在推波助澜。

毕竟纽约行占据了太多市场,被人记恨也是应该的。挡了人家的财路吗。类似的话题不少,大家突然玩起了来找茬。

这事很快就让莱曼知道了。

对于这样的问题,他有些好笑。

纽约行还是以票房为主的。

死个主角就被不少影迷痛骂,再来一个团灭,还是象征着希望的小孩与孕妇,岂不是剧情喂屎

在这世上,绝大多数人还是希望看到美好的结局。因为谁都知道,电影是假的,但好的电影会情不自禁的让观众代入情绪。

所有的角色,可死可不死,都是导演和编剧怎么安排的问题,非要太过强行,那不是和观众和票房市场过不去

很快,一篇强有力的通稿开始驳斥这种论调。莱曼代写的。

“有些文艺小青年动不动就喜欢突出“人性的黑暗面”。

可为啥要突出“人性的阴暗面”有什么刻意要去做的地方吗不突出电影就不行了逼格就高了

那让泰坦尼克号里,大家各自逃命,男主一脚把女主踢下水,也挺“黑暗”的;教父里,帮派人员个个阴冷凶悍,滥杀无辜,不讲规矩,不也更“黑暗”

但为什么要那样做

纽约行的中心思想难道只剩下人性黑暗了吗如果是,可能都没看过,或者夏姬吧乱看。

男主杰克的蜕变,从自私、利己,只想独自带着女儿逃离,到后面被某些幸存者的善念感化,联合他人一起断后,救人,临到死,不甘心的哭泣,也是为了践行自己的责任感。

壮汉就更别说了,护着妻子一路,证明自己是真正的男人,永远挺身而出。

还有棒球男和拉拉队长,两人互有情愫,还未表明,也不知道上帝随时会在两人之间堵上一扇打不开的大门,最终怀抱啦啦队长共同赴死。

至于最后没有开枪的士兵,则有力证明了一切想守护的东西都是值得守护的,是孤岛的希望。

这种时候,为深刻而深刻,是不是有病

电影有那么多丑恶的嘴脸,生存变得这般困难,但关键时刻,依旧会有人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