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选角还是挺成功的。
杰森斯坦森、jk西蒙斯、雨果维文、外加几个龙套配角,全部薪酬加起来也不过500万美金左右。
而以这个组合弄成的演员卡司,去拍部小成本的惊悚cut片。好家伙,不知道比前世那个阵容档次拔高了多少。
温子仁第一次拍电影,就能这样,真是赚大了。
随着剧组筹备工作渐渐完成后,拍摄工作也可以有条不紊的展开。
接下来,又是演员和导演见面,安排具体的拍摄事宜。
这些莱曼就不掺和了,人家谈人家的,他就是个制片人,也不打算干预拍摄的事。
他自己就讨厌别人对他的电影指手画脚的,自然也不愿意成为那个讨人厌的人。
忙完这些糟心事,已是6月末尾,莱曼总算可以安心下来。
筹划一下他自己的作品。
酒店客厅里,继续做着分镜头创作。
光滑的白纸上,一处乡间别墅渐渐成型。
屋外阳光正盛,屋内一个女人强打起笑意,痴痴的看着床上的男人。
在这处镜头画旁边,铅笔勾勒出大片大片的留白,另一名女子仿佛从另一处世界走出,又看着屋内这两人,眸子里似是羡慕,似是惋惜。
笔直的一道线分开这两处场景,喻示着空间并不交融。
落日黄昏下,莱曼渐渐完成着自己的构思。
电影产业,全年无休,异常忙碌。
无时无刻都会有一大波戏立项,亦或者一大波戏正在筹备。
而在法国这个地界,虽然本土电影老是被好莱坞大片吊起来打,但全世界,就没几个地方能抵御好莱坞电影的攻势的。
国家政府呢,也想往这方面扶持一下,所以造就了无数文艺电影与文艺电影人的诞生。
反正是赔国家的钱,那还不使劲糟蹋。
抱着这种心理,法国是永远不缺新的电影项目的。
不过这地方,演员基数虽然不少,但论国际影响力,也就是真正的大腕,却不多。
那身份地位摆在那,资源肯定是不差的。
反正能撑起大戏的就那么几个人,女演员的话,就更讲究一个突出了。
每年不知道会收到多少邀约,小公司、小剧组压根巴结不着。
苏菲玛索就是这种情况。
档期安排什么的,从来都是让人烦心的。
但今年夏天,她却一直没有规划准备。
也是自从那次与莱曼见过之后,她就一直在等。
所幸,她并没有等太久。
6月下旬,一份剧本被送到她家。
莱曼呢,倒也实诚,且说话算数,答应了看过剧本再作决定,就果断执行。
封面的名字就很讨人喜爱,叫微爱。
影片大致内容能参考的影片有遇见你之前、情书、假如爱有天意。
剧本里面附有各个场景的分镜头注释,苏菲玛索翻看了好几遍,越看越喜欢。
话说无论是法国还是好莱坞,爱情电影的主流都是那种跌宕起伏的、不顾一切的、感天动地般炙热的爱,似乎不这样就不叫爱情。比如泰坦尼克号里的杰克与肉丝,还有勇敢的心里面的华莱士与公主。
但莱曼想要拍的,却是充满东方化的爱情,那种不刻意追求戏剧化的情节也不狗血与炽烈,只平平淡淡讲述一件关于喜欢的“小事情”。
全剧本没有一处接吻与滚床单,这在苏菲玛索看起来是颇为诧异的。
这里面的爱情没有结果,甚至没有结局,却不知为何每每读过,都能让心灵放松下来,沉浸到那种被塑造出来的故事中。
在西方文化里,大家都是推崇直白的去追求爱情,喜欢,就要说出口,就要在一起。
或许,早年的苏菲玛索也是这样的观念。
在拍摄狂野的爱时,她与导演祖拉斯基相恋。
他大她26岁,这段忘年恋几乎所有人都在反对,包括她的父母。
但苏菲玛索却毫无掩饰她的他的爱。
2001年,他们和平分手。
苏菲玛索也越加看淡了爱情。
这个剧本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有那么一瞬间,她真想立马飞往洛杉矶,去见见莱曼,跟他聊聊创作时候的思路。
他的想法,他的观念。
但最终理性还是压倒了感性。
苏菲玛索还是让经纪人去帮忙联系沟通。
这部电影,她想出演。
莱曼拥着伊娃格林,也在跟她说新戏的事。
“剧本,你要好好琢磨,角色也是,跟苏菲玛索搭戏,如果完全被压倒,那会非常的糟糕。”
伊娃格林看着他,淡淡一笑,“我会努力的。”
“角色的背景资料看了吗你可以自己多想多完善一下。”
连人物小传都特地为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