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1 / 2)

重回80之大时代 小鱼叉 4245 字 11个月前

李铮径直拉开门去, 这是一个很小的店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低矮的长方形桌子, 后面是榻榻米, 一个干瘦的日本老头斜靠着桌子, 见到李铮一行人进来,脸上挂上了礼貌的笑容。

“麻烦换成日币。”李铮拿出十张印着本杰明弗兰克林头像的美元。这种民间兑换机构为了预防风险, 只接受国际主流货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不管是华币还是香江币都不在主流货币之列。

日本老头略带诧异地看了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一眼, “现在美元对日元的汇率是100:2100左右, 一千美元,我能给你20000日元。”

李铮点头,民间兑换不比官方自然要有一些利润,1000日元不过42美金,不算贵。

老头子见李铮同意,笑呵呵地将一沓日元交到李铮手上, 他看了一眼李铮身后华国学者们提的袋子,开口道“你们要买小电器是,其实用不着去银座, 那里租金贵,东西价格也就上去了。我跟你们说呀, 从我这出去,一直往东走,然后在第三个红绿灯拐弯,那里有个专门卖家电的市场, 价格便宜不少的。”

李铮愣了一下,勉强听懂了老人表达的意思,“谢谢您了,老人家。”他客气地道谢。

老人摆摆手,“客气了,本地人都知道的事。”

李铮帮老人拉上门,转过身来面对一众华国学者。

华国学者们的面上有些难看,刚刚听得懂日文的同事替他们翻译了老人的话,使得这些老教授们买到心仪电器的好心情一扫而光。

八十年代普通大学教授的工资一个月不过五六十块钱华币,相当于700到900日币,他们这次出来除了国家按人头拨下来的外汇外,私下还拖了不少关系将家里的积蓄换成日币。他们手上现在拎的这些小家电往往是一个家庭几年的积蓄。

现在有人告诉他们买贵了。这些教授的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但出于学者的清高以及顾忌国家颜面,他们做不出将这些东西退回去的举动。

李铮摸摸鼻子,自己似乎不小心破坏了一众老前辈的兴致。

因为有李铮在场的缘故,孟教授一行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陈安邦略带为难地看向李铮,“小同志,我可没那么多钱换你的日币。”

李铮丹凤眼弯成好看的弧度,他指了指陈安邦手上的手表,“拿这个跟我换就行。”陈安邦手上的手表,做工精细但样式显得有些土气,白色微微泛黄的表盘上方有“五星牌”三个小字,表盘中央则写着大大的“华国制造”四字。

一九五五年,在华国天津诞生了第一支华国人自己制造的手表,“五星牌”手表。一九五七年五星牌正式改名“五一牌”。

在后世的玩表界,五一牌手表的价格已冲破六位数,而只有短短两年寿命的五星牌手表更是有市无价。李铮要这块手表自然不是为了收藏卖钱,只是他看到华国制造四个字有些感触,想留在身边做个纪念罢了。

陈安邦张了张嘴,这手表约莫有三十年了,还是他爸戴下来给他的,若不是生活实在拮据,他早和同事一样换个上海牌戴戴。

“小同志啊,这不值几个钱的。要不这样,我给你打个欠条”说到这里,陈安邦自己都说不下去了。

“算了算了,不买了。我让她自己看看书就成,不用什么收录机了。”陈安邦摆摆手,好似毫不在意地说道。

“华国制造的第一批手表,对我来说,它的价值比这沓日元要高得多。如果它对您没有特殊意义的话,我请求您将其换给我。就当在身边留个念想。”李铮的声音不高,但听在一众华国学者心中,却难掩震撼。

孟教授深深看了李铮一眼,“小陈啊,你就和他换。小同志是个有心的。”

陈安邦虽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但看着李铮认真的表情,最终苦笑着将手表解了下来,“若以后到了华国,你可以到华清大学来找我,我把钱还给你。”

李铮接过手表,直接将其戴在了自己的手腕上“随时欢迎您来赎回自己的手表。”

换了外汇后,李铮没有跟着华国学者一起去家电市场。人与人的交往讲究循序渐进,太过殷勤反而不美。

“咕咕”李铮的肚子忍不住声响,他揉了揉自己的肚子。

鳗鱼饭啊鳗鱼饭

翌日,李铮一行六人坐着酒店的车到了大会会场门口。

徐明生熟门熟路地带着众人穿过大厅,来到一扇用日文英文双语写着“亚洲生物制药大会会场”的大门前。

“进去,我们的位置应该在第一二排。”徐明生笑着说道。

李铮跟着众人穿过大半个会场,目光扫过已经坐了人的座位,突然与一个惊愕的目光相接,李铮礼貌地对孟教授笑笑,孟教授张大嘴巴看着李铮路过他们的座位,走到前面两排坐定。

“老何啊,你看看,那个小同志是我们昨天遇到的那个不”孟教授连忙杵了杵何教授的手。

何教授站起来时,正好看到李铮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