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 章(2 / 4)

的愣头青计较。

景哥儿说的没错,和包大人同行的确安全,但也有坏处。

他们同行的时候过往官员都只能看见包大人,下意识都会觉得其他人都是包大人的随从,是开封府的属官,根本没想过还有别的可能。

就拿他们这一路上来说,但凡表明身份住官驿都是只查包大人的腰牌过所,其他人的都不怎么查。

路过别的地方还好,到登州就不能这样了,他们景哥儿要去登州当官,不能再被当成包大人的随从。

苏景殊摊摊手,“没办法,谁让我没有包大人有气势呢。”

赶路又不能穿着官服,他总不能见个人就说他是离京赴任的官员不是包大人的属官,那样显得他上赶着很丢人。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包大人分开,包大人先到登州,他隔一天再到,这样登州的官员就不会认错了。

如此贴心,不愧是他。

包拯无奈摇头,想着到登州治所蓬莱县只剩下两天的路程,路上应该不会出问题,于是便遂了苏通判的意分开赶路。

车队一分为二,一队车少人多,一队车多人少。

白玉堂看着身后足足五辆大车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我以为这几辆车里装的都是包大人和随行差役的行李。”

苏景殊笑的眉眼弯弯,“五爷看错了,都是我的。”

包大人出行是轻车简装,办完正事儿就回京城,他出行是搬家,接下来三年都不会挪窝,所以他的行李比包大人多很正常,白五爷和小诸葛这种出远门只带几身换洗衣裳和钱才不正常。

白玉堂让随行的车夫去赶后面的车,他自己坐前面赶车,“五爷以前出门连衣服都不带。”

只要银钱带的足够多,到哪儿都缺不了他的衣服穿。

苏景殊深吸一口气,露出一个不怎么友好的笑容,“五爷可以专心赶路,我们现在不想和你说话。”

穷鬼听不得富家公子的出行日常,再说下去他们的感情十成十的要破裂。

一行人慢悠悠的顺着官道前行,为了和前头的队伍错开到达时间,路过景致好的山沟沟或者可以修整的小县城时还停下来磨蹭磨蹭,如此磨蹭到第四天中午才终于看到州城蓬莱县的城门。

日当正午,城门处人来人往看着还算热闹。

沈仲元去寻城门卫兵表明身份,白玉堂对着城池点评,“还行,城里的人挺多,比想象中好多了。”

苏景殊坐在马车里等沈仲元回来,听到白五爷的话回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登州祖上好歹阔过,不至于禁了海运就就没法活。”

现在穷不代表以前也穷,这么大的城是祖上传下来的。

朝廷禁止登州百姓出海经商,百姓还能以造船为业,他们这儿靠海,祖祖辈辈都和海打交道,造船工匠的技术比其他地方的工匠更加高超。

早年还没禁出海的时候,登州兼边境重镇、外交口岸、物资中转三重重任,地近北虏号为极边,辽东高丽都是来这儿和大宋做交易,且常年屯兵四五千人防备辽国来犯。

庆历二年范文正公推行新政时还在登州设了澄海营和水师营,就是驻扎在丹崖山东麓的刀鱼寨,寨中官兵春戍外岛秋还陆岸,对海上的防备并没有放松,包大人这次过来巡视的就是澄海营和水师营。

就算朝廷在密州板桥镇设立市舶司,就算朝廷将高丽朝贡的入口改到了明州,就算登州现在因噎废食离饿死就差一点点,他们这儿也是个人口超过十万的大州。

换成那些人口不到万户的小州,知州一个人就能把持整个州府,连设通判的资格都没有,只有户口过万的大州才有资格设置知州通判双层保障。

白玉堂跳下马车活动筋骨,看着人来人往的城门口悄悄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登州州城热闹总比荒僻没人住强。

来的路上总听他们苏大人说登州禁了海运之后如何如何,他以前也没来过这地方,

弄得他以为登州的日常就和荆州遭水灾时一样。

现在看来好像还不错,不担心接下来三年天天跟着这小子吃糠咽菜了。

醉酒花间的作品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没钱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有钱也买不着想要的东西。

苏景殊揉揉脸打起精神,“放松放松,也没有艰难到吃糠咽菜的地步。”

再穷的地方也有富人,不让百姓出海经商又没说不让他们出海打鱼,别忘了登州还有盐,私盐盛行的地方有钱人肯定少不了。

包大人说登州私盐盛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他不能久离京师,到登州只是巡视海防,没有时间管私盐的事情。

就算他能杀一波私盐贩子也是治标不治本,只要朝廷的政策不改,后面还有一波接一波的私盐贩子在等着。

言下之意那是登州地方官的责任,不是钦差大臣要管的事情。

于是乎,苏通判就做了道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