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骚动,不为其他,是父女两人今天的穿着打扮,都太时髦了
平日是里只穿着长衫,古板得像个旧式学堂教书先生的沈槐,今天穿着白t恤,休闲裤,戴着墨镜,看上去年轻了好多岁。
被墨镜遮住了眼角的皱纹后,他的气场直线上升,有气势多了,也帅气多了。
而沈声默则是更摩登一些。
她穿得像电影里的女明星一样,身材好,衣品好,光是站在那里,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父女两人一出现就夺去所有人的目光。
沈声默拽着沈槐的胳膊,暗暗得意。
爸爸终究还是屈服了,嘻嘻。说了不穿,可还是穿了,真香到底是人类的本质,谁也逃不过。
来到戏堂子,两人就开始一天的工作。
沈槐是身负教导之职,沈声默则是要和她对戏的小生对戏。
过几日,她就要上演第二场戏了,剧名霸王别姬。
这些戏都是戏堂子排过的戏,沈声默是后来的,虽然练过,但到底少了一些默契,还需要多多磨练配合。所以这些天,她一有空就泡在戏堂子里,和对应的“生”排练。
当然,回到家之后也没有到头就睡,而是利用好了三个小时的戏曲练习室时间,真每天有20个小时在练习。
如此一来,她和戏班子的配合越来越好,已经没有初时的生涩,逐渐能融入他们,仿佛从小和他们练戏一样。
进步如此神速,当然和沈声默的天赋脱不开关系,但更多的是她勤学苦练,一点也不懈怠,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因为沈声默算金从善“花大价钱”签下来的旦角,金从善对沈声默的训练进度十分关切。
这还关切到戏堂子能什么时候重新开张,关于生意,关于他有没有戏听,金从善当然着急。
沈声默第一出戏打响名头后,在戏曲圈内已经算是有头有脸的了虽然她只露脸过一次。
露过这一次脸,之后又神隐,达到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戏戏曲圈的票友们对沈声默的好奇更是加深,更想来听她唱戏。
金从善深谙造势的道理,知道第二场戏,必定要唱得所有人都满意,这名头才算真正的打响,才是真正的成角。所以哪怕心里再着急,金从善也没有催过沈声默,而是要精雕细琢,慢工出细活。
每天一有空,金从善就往戏堂子跑,看沈声默排练练习。本以为,要她融入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戏班子,排全新的戏,这个过程怎么都会很长才对,金从善已经做好了等十天半个月的准备了。哪想,沈声默比他想的还要优秀许多,不过一个星期左右就告诉金从善,她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
沈声默比谁都更明白这场戏的重要性,她也绝对不敢怠慢,既然敢和金从善说,那边说明,她真的准备好了。
第二天,金从善就向那些打听许久的票友们宣布,戏堂子的台柱子沈声默,第二场戏霸王别姬,开始售票。
票准备了一千张,这已经是极为充足的票数了。
只是金从善低估了这群票友们的狂热。
这一千张票,本来只放五百张,结果半天就抢完了。
后面的五百张跟着放出来,也被抢了一半。
若不是考虑到戏堂子容不下那么多人同时听,金从善才不会控制人数呢。
如今只能先按下,看看情况再说。
对这些票友来说,他们等一个名角已经等了太久。
他们想回到京剧鼎盛的时代,想要重新领略名伶的风采,可是如今回不去了,只能独自哼两句,怀念一下当时的时光,在回忆中悼念着戏曲的凋零。
后生又都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没一个比得过前辈,见识过更好的,就再也不能将就。
当此时,一个沈声默横空出世,又怎能不让他们激动
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刻
第二场,霸王别姬,满座。
开演前,座位就坐满了。
沈声默在后台,偷偷掀起帷幕往前看,乌压压的人令人咋舌。
沈槐站在她身上,问道“怕了怕了可不成,才这么点人。”
“没有。”
才不怕呢,就是你惊讶罢了。
看来救场白蛇的那一场,效果比她想象的好多呢。
沈声默回到座位坐下,继续上妆。
今天她唱的是虞姬。
虞姬的角色应是叫花衫,结合了青衣旦、花旦、刀马旦三种旦角的特点衍生出来的角色,不仅要唱,还要舞剑,和白蛇的旦角差不多。
对别人来说极为难学的戏对沈声默来说却不难。
当初她在小山村里学刀马旦是一个极为正确的决定,如今帮她省了不少功夫,少走不少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