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我的梦想。
这该死的甜美,真是让人欲罢不能啊,洛寻被岁岁一句话堵的说不出话,心中只觉得五味杂陈,要知道这种提前考虑需要的未雨绸缪其实极为复杂,洛寻虽然有所打算,都未必比张岁柠考虑的更深远
当晚,洛寻去了张岁柠的住处。
两人温存了数日,洛寻才终于打起精神来,为战狼的后期而工作,这部片子最后的投资成本控制在一点五个亿,按照道理来说,票房得达到四亿才能回本,所以洛寻压力还是蛮大的。
做电影的压力都大。
因为在华夏如果单靠票房来说的话,国产电影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亏本的,这时候有人也许会奇怪为什么资本方亏本也要做电影,这是因为一部影片的利润不仅仅是票房,还有许多其他来源,比如周边产品、政府补贴以及获得电影奖项等等。
打个比方。
比如投资成本在1亿,那么他票房必须要在28亿左右以上才能收回成本,但如果影片内的广告赞助就在开拍前谈了8000万,那么对于实际投资就小很多了
这种模式很盛行。
前世各种江湖传闻的战狼3就是如此,电影还没开拍呢,各大品牌就挥舞着支票请求广告植入,吴惊甚至可以在电影立项的时候,就提前收回成本,这就是电影诱惑无数资本前赴后继的地方之一
不仅仅是战狼3。
广告植入更早的流行期应该追溯到小钢炮拍非诚勿扰的时候,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硬性植入让这部电影票房大热的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吐槽。
但小钢炮不在乎。
他的非诚勿扰第二部,广告植入甚至变本加厉,不过这次骂声却小了很多,因为他从第一部的硬植入改成了第二部那样的软植入,而且还精心的跟地方建立了合作,比如他把电影主要的场景放在了海南,整部影片用大段时间展示海南美景,海角和海景房成为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风景也让影片看上去十分养眼,并与整部影片情节关联的比较紧密,影片上映后不少影迷就在四处打探片中度假村具体位置,讨论去那边度假的计划,当地的旅游商贸甚至专门开通了所谓的非诚勿扰2旅游团,效果非常好。
可能又有人说
你国内就喜欢搞这些。
但事实上广告植入不管在哪都已经形成了风潮,007系列电影大家应该都知道,这部誉满全球的电影系列中同样充斥着各路植入广告,通过007系列电影,观众不难发现片中不断出现的不同新车型、概念型手机、新型手表、饮料等产品不知不觉地出现在公众面前。
阿斯顿马丁。
莲花esrit系列。
还有大家熟悉的宝马系列以及手表和手机等,这些产品常常以特写镜头出现,作为电影道具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产品的形象、o甚至特性
这都是植入。
你也许可以从这些商品中看出主人公的身份、地位、职业或生活态度,它们和主角仿佛是作为一个共同体而存在的,作为普通观众来说,完全可以接受这样的广告植入,且由于广告很细微的成为了影片的一部分,传播效果大大加强,更成为了影片本身文化体系中一个可以延续的传统,从这个方面来讲,007系列电影无疑是史上植入广告最成功的一个经典范本
植入的巧妙很重要。
可惜洛寻没有这个待遇,他不是什么名导,战狼的拍摄还有大把不看好的人,所以别说植入了,就算洛寻去主动找一些品牌,能拿到的价格估计也是聊胜于无,为此洛寻甚至都懒得开这个口。
在洛寻看来
他大可以等第一部电影火了,再考虑广告植入的事情,比如茅台酒什么的,第二部里肯定出现啊,再比如国产汽车之类,不收钱怎么能行呢,哪个拍电影的导演不希望自己的电影还没开始上映就提前数钱
就像007的例子一样。
洛寻不反对植入,但他反对硬植入,必须要不动声色的植入,让广告植入不但不引起观众反感,反而成为为电影加分的部分
这需要技巧
那既然收不回钱,只能靠电影起飞了,做完后期还得用成品去跟发行方谈合作,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之前洛寻投资的电影虽然也找发行方,但都是一些小的发行方,这次他想找个大的,这不可以尽量拿到更好的待遇嘛,口碑是重要,但偶尔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所以发行方还是很重要的。
洛寻自己就是自己的投资方,而如果说投资方就是为一部电影投钱的人,所以一部电影拍完之后,这部电影的版权、相应收益、周边权益等都归投资方所有,最主要的是票房分回来的钱,他拿;那么发行方就是把电影推销出去的人
想安排上映
发行方要去做拷贝、申请密钥、排档期、把拷贝寄发影院、做宣传、购买广告、谈判分帐比例、跟院线签合同等等,流程很复杂,没有发行方,根本没法玩。
还有体力活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