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黄昏7(3 / 4)

说到那一位座师的时候,张举人面露崇敬。

他举荐的是长林郡学政白驹元,尚清七年的状元郎,才华自不必多说,白驹元出身寒门,难得的是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提拔寒门弟子,待人温和,处事公平,不畏权贵,不贪不腐声望很高。

“官场上多的是两面三刀的贪官污吏,但白大人绝对不是,白大人是个好官,绝不是那种只做表面功夫的人,我没有考中进士,回乡后白大人还亲自过问,检查我的文章,我一个落第书生白大人都记得,他怎么可能会是贪官”

张举人越说越感动,紧接着却神情微变,改为愤怒悲伤,“他只是被人陷害了朝上诸皇子争位,白大人弟子三千,名声清贵,诸皇子都想拉拢他,他不肯投效,惹恼了那群皇子,才被人陷害”

穆清听出端倪,白驹元此时似乎正处于危险之中,张举人举荐他,存着让她帮白驹元的目的,这心思,穆清并不反感。

她将白驹元此人先且记下,又问了一遍其余人,其余六人中穆清比较关注的是严秀才,严秀才正是之前被系统找来教导罗明的人。

察觉到她的目光,严秀才脸色微白,低下头,他年少早夭,刚考中秀才而已,平日都是在家里和学堂读书,教他的是个举人,哪里认识穆清要找的名士大儒。

穆清轻哼了一声,对此并不太清楚,但也没强求,一挥袖,将众人都送走了。

罗明一觉醒来,被半开的窗户吹进来的风一吹,头脑清明,思及昨晚的事情,急急下床奔至院中。

院子还是熟悉的那个院子,昨晚穆清坐着的石椅还在原处,他昨日收拾好的东西也都摆放在原处,一切和睡前没什么不同。

罗明眼中闪过一丝茫然,但很快,他的目光重新变得坚定。

他年纪小不假,但为人却很执拗,这种执拗表现在某些地方就是自信,罗明自信自己昨晚不是做梦,而是确有其事,证据之一就是他的记忆十分清楚,昨晚的细节他现在都能详细说出。

他罕见的没有上山,而是一大早就去了凌大夫家。

凌大夫推开门,见到是他,没多讶异,笑着让他进来,摆上早饭,邀他共用,罗明和从前一样拒绝了。

他总是不肯接受别人太多的好意,凌大夫无奈,却很尊重他的意思,只是他一个人吃饭也太失礼,便边吃边与他闲聊。

罗明很快迟疑着问出了今天前来的目的,“凌大夫你相信这世上有妖怪吗还有鬼。”

昨天他见到了很多鬼,至于穆清,虽然没说,罗明却更倾向她是妖。

凌大夫动作一顿,抬眼去看对面的少年,眼中讶色很明显,却没有说什么妖与鬼,而是道“你可还记得几月前来的那位大师”

罗明当时没有跟着前去,倒是知道村中众人很是谈论了一阵那个和尚,谈他与众不同的风采,谈他悲悯众生的态度,谈他精湛的佛法。

凌大夫道“那位大师法号圆宏,出自佛心寺。”

佛心寺名头很响,就连罗明都隐隐觉得耳熟。

“佛心寺在京都还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凌大夫神秘一笑,吐出了三个字“护国寺。”

罗明从他不同寻常的态度中察觉到什么,脸色几变。

护国寺,护国,若没有危险,护什么国。

凌大夫对上他惊讶求证的目光,轻轻颔首,叮嘱道“阿明,子不语怪力乱神,乡野之地,更是颇多忌讳,轻易不要宣诸于口,以免惹来什么。”

罗明点头应下,只是心中苦笑,只怕由不得他。

被他记挂着的穆清却不在罗家村,而是在长林郡大牢。

半月前,长林郡发生了一件大事,以长林郡学政为首的数人被人告了御状收受贿赂、透漏考题、更改学子卷面等数个罪名,京中传来旨意,将诸人暂时收押,钦差正在赶来的路上。

钦差人还没到,京中皇帝的态度却已经到了,官场上都是人精,上有意,下必效,白驹元被关押在大牢里,待遇一日不如一日,罪名在郡中流传,连狱卒看他的目光都发生了变化。

“早饭”

一只缺了个缺口的碗被扔早地上,半碗稀粥晃了晃,洒出少许,同时,两个馒头被扔进白驹元怀里。

狱卒看也不再看他一眼,转身离开,旁边牢房中的年轻人看得目眦欲裂,双拳紧握,“太过分了大人还没有定罪,还是朝廷命官,他们怎么敢”

“志清,”白驹元笑着喊了声年轻人,“别再和他们起争执,不值得。”

他将其中一个馒头递给肖志清,年轻人火气大,难以忍耐,和狱卒发生了几次争吵,狱卒干脆连饭都不给他送了,打定主意要让他吃个教训。

肖志清摇头退后,不肯接受,满脸羞愧,“不、不行,我年轻,抗饿,一两日不吃无妨。”但大人不一样。

白驹元摇头,将馒头准确扔进了肖志清怀里,呵呵笑道“志清别看我老了,我身体倍棒,说不定比你还好。”

肖志清一呆,看了看怀里的馒头,又看了看白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