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子,她又去点心铺买了几样点心,然后去买了许多种杂粮,准备回去熬各种各样的粥给女儿喝。
沐氏一走,沈复年就在心里盘算,过一阵子要给女婿写封信,进货的事儿只能他自己去了。马上要春耕,田地里他还要看着。
事情真多啊,每到这个时候,沈复年特别希望能有个帮手。前两年女儿能当儿子用,现在女儿不能出门,他又感觉到了左支右绌。
他看着铺子里各色各样的货物,等明年就好了,有他和女婿一起支撑,家里不至于忙不开。
等沈复年中午回家时,看到了正在廊下躺椅上睡得很香的女儿。
沈珍珠本来就是想晒晒太阳,结果一不小心睡着了。二月中的晌午,天上没风,太阳很温暖,睡觉丁点不冷。
沈珍珠用帕子盖在脸上,沐氏见女儿睡着后,悄悄给她搭了一床薄棉被。
沈复年悄悄走到女儿身边,搬了张小板凳坐在躺椅旁边。
他看了看蜷缩在被子里的女儿,仿佛她昨日还是那个喜欢跟堂兄打架的小丫头,今日忽然就成家立业,很快就要做娘了。
等有了孙子孙女,这个家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沈复年忽然觉得压在自己心里十多年的那块大石头被踢开了,只要有人,就会有希望。
沐氏从屋里走了出来,对着他笑了笑。两口子没有说话,默默地一起坐在旁边,陪女儿晒太阳。
沈珍珠睡了一会子后感觉不大舒服,睁开了眼睛。
一侧头,看到父母都坐在自己旁边,沈珍珠吓了一跳,“爹,娘,你们怎么都在这里”
沐氏笑道,“别睡了,等会子晌午饭好了咱们吃饭。我给你熬了粥,我还炖了半只鸡,等会子你闻一闻,若是能吃就吃两口,不能吃别勉强。”
沈珍珠有些不好意思,“娘,你们吃什么我吃什么,不用单独为我做。”
沐氏看了女儿一样,“今日你过生辰,吃半只鸡又不为过。”
沈珍珠起身,在屋里走了两圈后坐到餐桌旁边。沐氏熬的粥看起来十分不错,里头有莲子、花生米、红豆一些东西,熬得糯糯的,还加了糖,吃起来口感很好。
她吃了一碗粥,闻了闻那半盆鸡,感觉还好,捞了一根鸡翅吃。
吃着吃着,她忽然十分怀念上辈子被大家视为垃圾食品的炸鸡,“娘,这鸡翅要是炸着吃倒是不错。鸡骨头炸得脆脆的,撒上辣椒面,味道才好呢。”
话刚说完,沈珍珠心里嘀咕,我居然跟薛大奶奶一个口味了嘛,不吃鸡肉吃炸鸡骨。
沐氏却放在了心上,“你要吃炸的倒是能做,辣椒面就算了,那个火大。”
沈复年默默吃饭没说话,一顿饭吃完后,沈复年借口铺子里有事,脚下生风般走了。
到了月底,沈复年夫妻两个一起去往海云县,给沐云檀的儿子送满月礼,沈珍珠一个人留在家里。
她自从那天早上吐过之后,再也没吐过。虽然胃口不是特别大,清淡的东西每顿都能吃一些,偶尔还能吃点鸡肉和去了油的猪肉。
沈珍珠整个人还是有些瘦,好在精神头不错。这些日子她天天闷在家里不出门,绝大多数时候不是躺着就是坐着,偶尔在院子里走一走,孩子倒是养得不错,没有出现丁点异常。
沐氏每天不错眼地盯着,不满三个月,谁都不敢说孩子一定能安然无恙地生下来。
原来沈珍珠每天去铺子里忙碌,现在忽然消失不见,镇上人开始议论纷纷。有人以为她又病了,但见沈家并未请大夫,且见沐氏每天淘换一些稀奇古怪的吃食,开始猜测沈家可能有后了。
除了亲近人家,沐氏一概闭口不提,人家问起来,她也是笑笑地躲开。时下人都懂,孩子还小,不能嚷嚷。
这样熬到了三月中,沐氏再次把李大夫请了过来。
李大夫一摸脉,立刻笑道,“恭喜沈太太,恭喜小沈掌柜,孩子好的很,这脉搏跳得十分有劲。小沈掌柜若是有精力,也能走动走动。吃食上没有什么好忌口的,能吃就行。”
沐氏高兴地送走了沈珍珠,立刻赶着让沈复年给女婿写信。
沈珍珠在屋里慢慢走,她身上的衣服都很宽敞,鞋底很软,连头发也是松松地挽起来,穿着十分闲适。
她轻轻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三个月了,你终于稳当了。
沈珍珠还感觉不到它的动静,但它带来的变化却让沈珍珠实实在在感觉到了它的存在。
沈珍珠算了算日子,等孩子出生时,怕是已经过了中秋节了。
沈珍珠将针线筐捧了出来,里面有她做的两件小衣裳,还有两双袜子。那衣裳小小的,沈珍珠刚拿到沐氏给的尺寸时吃惊的嘴巴都合不上。
原来小孩子的衣裳这么小啊。
沈珍珠喜滋滋地把小衣裳收好,出了房门就去找沐氏。
“娘,我能出去了吗”
沐氏反问道,“你想去哪里啊”
沈珍珠看了看外面的天,“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