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下毛笔,满意地吹了吹纸上墨渍。
赫连煜抬头“整理好了”
“嗯。”张莹环视一周,介绍道,“我将奏折分成了四类,问好的、求见的、升官致谢的、正儿八经有事的。”
除了赫连煜手边那一摞,剩下的奏折全部被她归类好,摆在身侧。
她笑嘻嘻问道,“你想看先哪类”
赫连煜挑眉“不是按各部划分”
“那没法分轻重缓急。”张莹端起手边一摞奏折,放到他面前,“这摞都是有事的,事情我都列在纸上了,你批吧。剩下那三堆,随便翻一翻就得了。”
赫连煜闻言,放下手里刚批完的奏折,捡起一本奏折,再接过张莹递过来的纸张,对应着开始看起来。
“我的部分搞定了”张莹盯着他,“那我可以先走了吧”
赫连煜顿了顿,抬头看她“你回去有事”
张莹不解“没事也是回去舒服啊。”她指了指外头,“在这儿规矩太多,我回去还能瘫着歇会儿呢。”她今天练了一天的规矩,累死了好么
赫连煜意有所指地看向她那双盘着的双腿,问“规矩太多”
张莹
“给不给走说句准话”她绝不是心虚。
赫连煜还能怎么着只能无奈摆手“去吧。”
张莹顿时高兴了,飞快爬下卧榻,套上鞋子就准备撤。
一抬头,就看到赫连煜目不转睛地盯着她。
她忙道“你看我做什么你再看,你也得接着干活。”
赫连煜
“哦对了。”张莹想起什么,“你这问安、聊天的折子太多了,要我说,你应该刻个章,上面啥也别写,就刻上已阅二字,这些废话太多的奏折,全部戳个印就完事,这样肯定快很多。”
赫连煜是她的风格了。
“并不会一直如此之多。”他解释,“朕刚登基,他们只是怕出问题,来试探的。”
“哦”张莹挠头,“那,就没有什么部门先筛选一遍的吗”
“有,通政司。”赫连煜随口道,“他们目前也只敢呈报紧急事项,别的是不敢压扣。”
懂了。反正就是新官上任,所有人宁愿少做事也要少犯错。
张莹同情地看着他“那你辛苦了。”
赫连煜勾唇“不是有你吗”
“”
赫连煜想到她方才之话,点头“你说得对,朕是该找人刻个已阅的章,明儿就能省事多了。”
一晚上刻出来张莹正要吐槽,看到对方身上绣金龙的常服,立马翻了个白眼“万恶的君主制。”
赫连煜
第二天,张莹再次踩着辰时的点踏入太极殿。
这回,徐嬷嬷就没再虎视眈眈等着她了,她端着昨日刚学的行走姿态,慢慢走向偏殿。
昨日还敞开的偏殿大门,这会儿却半掩着,里头还传来细碎的说话声。
听着,像是昨日那几名嬷嬷的。
她想了想,上前敲门。
“嬷嬷们,奴婢莹――”
“进来吧,就等你了。”未等她说话,里头就回答了。
张莹这才推门入内。
暖意扑面而来。
她愣了愣。
“是不是暖和极了”昨日那名细眉圆脸的嬷嬷迎上来,笑眯眯道,“听说是皇上安排的,一大早就让人烧起了地龙呢。”
老乡安排的张莹暗自给皇帝点了个赞。还是老乡靠谱啊
却见容长脸嬷嬷打量她片刻,意味深长道“看来莹姑娘将来是有大福泽的。”
大福泽这些人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张莹看看其他嬷嬷,压下到嘴的解释,笑道“嬷嬷们,咱们接着练习吧”
嬷嬷们自然不好再多说。
有了这地龙,张莹接下来的学习,就舒服多了。
从行走坐立,到吃茶饮食,再到朝贺、敬神等祭祀礼仪,张莹打着技多不压身的心情,全都认真学了下来。
这一学,就持续了近十天。
听到嬷嬷们说“可以了”,“拿得出手了”,张莹以为终于结束了。
刚要松口气,呕转头,几位嬷嬷分别拿出了琴棋书画――
张莹那口气憋在胸口,差点没把自己梗死。
不过,这回她也没再去找同乡求情。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她身为姑娘家,学琴棋书画,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还能怎么着学呗。
反正技多不压身。
如是,张莹便咬牙接着学了。
太极殿很大。
但再大,她在偏殿弹琴,正殿也是能听到的。
这么多天下来,新玉等人自然都知道她天天在偏殿学东西,但具体学什么,却是不知的。
但练琴开始,张莹那手磕磕巴巴、断断续续、错音不断的琴音便瞒不住了。
正殿里的新玉等人,便都知道了――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