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秦更生(2 / 3)

对她有些敬畏。

私下里,神婆又接到了几个红白喜事儿的单子,心里是乐开了花。

这神婆夫家姓周,于是大家都管她叫周神婆,五十来岁的样子,早些年,她在大户人家当过下人,自诩是见过世面的,后来雇主跑到国外去了,又逢战乱,她就回村嫁人了,嫁人之后为谋生计媒婆稳婆都是做过的,可做来做去感觉还是这神婆最好干。

念念咒语,做做样子,忽悠忽悠这些愚昧的村民,钱就到手了。

她一边坐在炕上吃着花生米,一边指挥着儿媳干活。

她轻蔑地瞄了一眼炕上躺着的老头子,轻哼了一声,这老头子就是个废人,地里刨食的能挣几个钱这个家要不是靠着她哪能这样吃香地喝辣地

她才是一家之主

她瞧瞧炕头上搁着的鸡蛋,顿时眉开眼笑,这都是求她办事儿的人送来的。

这可都是好东西

至于鬼神之说,她才不信呢。

这时,有人提着一篮子鸡蛋,敲响了周神婆的家门。

开门的是周神婆的儿媳妇巧梅。

来人是一对老年夫妻,老汉搓着手心拘谨地问道“请问周神婆在家吗”

巧梅瞧着两人眼生,便问道“你们不是这附近村子里的人吧”

老汉道“确实不是,我们是山北那边赶来的。”

巧梅道“哎呦,那可隔着老远呢。”

老汉的妻子道“我们听说这方圆百里就属周神婆最灵,所以特意过来瞧瞧。”

巧梅笑道“我婆婆可是有神仙庇护着呢,咋能不灵”

听见巧梅说周神婆有神仙庇护着,夫妻俩这才挤出了一个微笑,道“灵就好灵就好”

巧梅道“那进来吧,我婆婆就在屋里。那个鸡蛋,先给我”

老汉斜了斜挽着的篮子,躲过巧梅伸过来的手“等会儿,我想亲自给周神婆。”

巧梅无趣地撇撇嘴,引两人进了屋。

周神婆没想到这么快又来了一单生意,她瞟瞟篮子里的鸡蛋,少说有个三四十个,看来是单大买卖,赶紧热情地让巧梅给两人倒水。

老汉走了这么长时间路,也是渴了,端着杯子一饮而尽,喝完水才缓缓说明了来意。

原来老汉姓钱,是山北村的村民,他们来找周神婆的原因是因为几天前突然暴毙的儿媳妇。

他们说这儿媳妇从嫁到他们家那天开始就好吃懒做,欺负老人,觉得是儿媳妇死了还不消停,这两天家里怪事儿频出,想让周神婆去做法压一压。

周神婆阅人无数,能这么长时间装神弄鬼不翻车,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看这夫妻俩神情闪烁,肯定是心里有鬼,但有钱不赚是傻蛋,周神婆自然是看破不说破。

两方约定好,翌日午时前去做法。

马上就要秋收了,县里的学校开始放假了。

桂芳的二儿子和秦老实的大儿子都陆续回村了。

秦老实婆娘扛着锄头回家的时候,见着宝贝儿子回家了,高兴地迎了上去。

“大宝,你可回来了,可想死娘了。”

秦老实大儿子皱眉道“娘,我都跟你说了多少边了,不要叫我大宝,叫我更生。”

贱名好养活,村里的孩子们大多都没有大名,都是用小名叫着,所以秦大宝上县里读书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请老师给他起了个新名字。

老师给他起了个名字为更生,自力更生,一听就特别有文化,秦大宝很喜欢。

秦老实婆娘道“娘错了,看娘这个烂记性。那更生,娘去给你做午饭。”

说罢,她就挽起胳膊进了厨房。

秦老实见着儿子回来也很高兴,但他不善言辞,只是象征性地问了问儿子过得好不好,秦更生爱答不理地敷衍过去了。

秦老实夫妻俩一来是觉得读书人地位高不应该下地干活,二来是心疼文弱的大儿子,所以每次秋收都不用他来地里帮忙,只是让他在家休息。

明明比他小八九岁的狗蛋都能跟在大人后面拾麦穗了,他却什么都不用干。

秦老实抽了口旱烟,道“秋收就不用你担心了,你就在家里好好学习吧。”

秦更生点点头“爹,我知道了。”

这时候,秦老实的婆娘端来菜饭过来了。

“他爹,别唠了,让更生先吃饭吧。”

秦老实点点头,并询问道“狗蛋呢都到饭点了,狗蛋去哪了”

秦老实的婆娘道“他病好了就在家呆不住了,指不定跑哪去玩了。”

秦老实皱眉道“胡闹,怎么地也得在家养两天。等他回来你说说他。”

秦老实媳妇敷衍地哦了一声,她现在的心思全在她家更生身上。

她拿了块两合面馒头递给更生,道“儿子,快吃。”

秦更生也没客气,接过了馒头。

秦老实夫妇俩吃的都是苞米面饼子,秦老实媳妇一口大葱一口饼子塞了一嘴,

她见儿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