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最后的结果是以萧齐加入大宋的户籍并且迎娶刘二花为结局,然而表面上看起来的圆满的结局里,却隐藏着深深的裂缝。
就像萧齐说的那样儿,纵然他加入了大宋户籍,可是王时雍还会信任他吗就连耶律后和萧诺言这些往日的兄弟,都不再信任他,甚至有了些许的疏远。
学多了华夷之辩,学多了忠君爱国,对于萧诺言和耶律后来说,萧齐,已经算是个外人
萧齐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儿才能证明自己,更不知道该去怪谁。
怪二花没脑子二花一片痴心,哪怕是舍弃了大宋户籍都要嫁给自己,自己能怪他
怪自己当时的犹豫是,自己是渴望着大宋户籍没错,可是当时自己犹豫着加入大宋户籍是不是对耶律大石的背叛,这也没错吧
萧齐彻底迷茫了。
直到他跟那些西辽来的骑兵一样,在军中听过了那些先生们讲课之后,萧齐心里的疑惑才得到了解答。
就像先生说的那样儿,孝有大孝小孝,忠有大忠小忠,义有大义小义。
自己原本是辽国人,忠于天祚皇帝耶律延禧是对的,哪怕因此跟大宋敌对也是对的。
但是现在呢
天祚皇帝耶律延禧东狩黄龙府,辽国不亡而亡,自己跟着耶律大石跑去了西域,这也是忠。然而这只是小忠,小义。
像萧诺言一样死守了析津府,因为百姓而投降,最后又迷途知返反正归宋,这就是大忠,是大义。因为宋国的当今官家要称呼天祚皇帝耶律延禧一声伯父
在天祚皇帝东狩黄龙府,没有明确指定辽国皇位继承人的情况下,当今官家这个天祚皇帝的侄儿,自然就有义务、有责任,承担起对于辽国百姓的照顾。
至于辽国百姓愿意选择宋籍还是愿意保留原有的辽籍,那不都是百姓自己愿意的事儿么就算天祚皇帝从黄龙府东狩归来,想必也不会反对。
所以,耶律大石西进西域的行为,是在替辽国和大宋开疆扩土,只要他不称帝,他就是还是大宋官家的王兄,是辽国的臣子而只要他还承认他是辽国的臣子,那所谓的西辽,自然也就是辽国的土地。
所以,西辽就等于是大宋的土地。
所以,西辽的契丹百姓申请大宋的户籍和保留辽国的户籍,又有什么不同
都是一家人,又何必分得这么清楚嘛。
当然,一定要说有什么不同,那确实还是有一些不同的。
在军中授课的先生依旧拿着萧齐的婚事来举例
尽管辽国因为天祚皇帝东狩的原因而暂时由大宋官家代管,但是辽国毕竟还没有彻底灭亡,天祚皇帝还在,而且还有耶律大石在西域可疆扩土,再加上大宋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存在,所以像萧齐和刘二花的婚事,就只能是双方中有一个选择放弃原有国籍才能解决。
然后萧齐就悟了
果然,千错万错,都是自己的错
大宋官家从来没拿自己当外人,一切都是自己想多了就算自己申请了大宋国籍,也一样不存在什么背叛耶律大石的说法,因为自己当初之所以跟着耶律大石西进,就是为了保住辽国不被金虏灭亡
现在,辽国没有灭亡,只是由大宋官家代管,而且大宋官家还承认辽国天祚皇帝为伯父,所以,自己向大宋官家效忠也是应该的
不得不承认,儒家或者说儒教这个玩意尽管有些时候坑的要死,但是把他们用对了地方,却又能发挥出难以想象的实力。
反正赵桓怎么看怎么觉得狗屁不通的理论,被儒家的这些先生们完美的灌输给了西辽骑兵,萧齐更是在脑袋一片浆糊的情况下成功把自己给绕晕了。
然后赵桓忽然就觉得儒教是个好东西。
而且不光是儒教,大宋现在有的佛教,同样也是个好东西。
然后赵桓就把礼部尚书方子安和户部尚书庄成益给喊到了宫里。
只不过,庄成益在一听到赵桓提起佛教的时候就有点儿炸毛咋的,你爹当了个道君皇帝,你还想当个佛祖皇帝呗
那些秃驴天天有事儿念经没事儿也特么念经,既不耕种也不作工,天天就特么喊着出家人四大皆空,可是这些讲究空的秃驴不仅有酒喝有肉吃,收信徒的香火钱还收的挺顺手,到底空到哪儿去了
民间不是还有句老话么,叫做和尚都是好本事
偏偏这些贼秃连一文钱的赋税都特么舍不得交,搞得国库现在空得天天跑老鼠,你还说佛教甚善,可堪大用
然后还没等赵桓说自己打算怎么折腾佛教跟儒教呢,先自炸了毛的庄成益就不阴不阳的怼了赵桓一通,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官家你想四大皆空呗反正大宋已经有了个道君皇帝,倒也不差个佛祖皇帝了
赵桓合计着朕特么还没说要把佛教怎么样儿呢,就说了句佛教甚善,可堪大用,你个老匹夫就特么把朕给怼了一通
彼其娘之
然后赵桓就阴沉着脸道“本来吧,朕觉得今年需要用钱的地方挺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