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春风第一卷少年也识愁滋味第一百九十章何去何从花晓寒扯过书信,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起初她屏住呼吸,生怕看漏了一个字。
后来看到关于陈清漓的部分,她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最后竟如萧姵所想的那样,捂着嘴巴干呕了几声。
陈清漓被关押在刑部大牢已经一年多,却直到年初她和萧姵出嫁前才进行了审讯。
因为滕志远寻到了那名扈姓管事,父亲在陛下面前为他们父子说了不少好话。
后来据那扈管事交待,绑架案确实与他们父子无关,陛下网开一面,仅仅是将滕志远削职为民,并未再加责罚。
审讯之后,陈清漓对绑架一事供认不讳。
依照大魏律法,她虽然罪不至死,也该流放千里之外。
但不知什么缘故,对陈清漓的判决却迟迟未有结果。
没想到这件事一耽搁就是好几个月,那陈清漓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居然还有机会反咬了父亲一口。
要说这里面没有猫腻,打死她都不会相信
绿杨烟外晓寒轻,这分明就是父亲和母亲相知相惜的证明。
这般美好而动人的词句,却生生被陈清漓那女人给玷污了。
萧姵非常理解她此时的感受,伸出手替她轻轻拍了拍背。
流霞赶紧倒了半盏温水伺候花晓寒喝下,那份恶心的感觉才慢慢被压了下去。
她用丝帕擦了擦嘴,惨然道“花家此次蒙难,看似是由长姐触怒陛下而起,实则是早有预谋。
如今长姐困于冷宫之中,连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皆不得见。
父母被打入天牢,哥哥又成了被通缉的钦犯,我该如何才能解救他们脱困,又该如何证明花家的清白”
萧姵心里一阵刺痛。
晓寒的这一番话算是说在了点子上。
花贵妃对姐夫或许曾经有过怨恨,但如今只剩下了心灰意冷。
当年怨恨时尚且没有过触怒姐夫的行为,如今心灰意冷年近三旬,又怎会一时冲动
这件事的确是非常蹊跷,一时半会儿很难弄清楚。
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花轻寒的下落,另外就是妥善安置花晓寒。
只有保住兄妹二人,才有机会为花侯夫妇以及花贵妃翻案。
一旦他们全都落入朝廷之手,结局真是无法预料。
短短一瞬间,萧姵脑海中已是百转千回。
见她不说话,丰收大胆建议“郡主,依照眼下的情势看,咱们不如去折返回天水郡
三少夫人如今已是桓家人,不管陛下作何打算也要给老郡公几分薄面,应该不至于把事情做绝。”
这其实也是萧姵众多打算中的一种。
姐夫连太后和大姐姐以及诸位重臣的面子都不给,她那点撒泼打滚的小伎俩又能起得了什么作用
所以正如二哥在信中的交待,千万不要带着晓寒进京,更不要倚仗姐夫对她十几年的疼爱为所欲为。
这件事情里面的水太深,短时间内很难寻到解决的办法,一定要沉住气耐心等待时机。
可她太了解花晓寒,这种时候她肯定不会选择回天水郡。
花家人骨子里都是清高自傲的,这一点在花晓寒身上提现得虽然不明显,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侯府蒙难,必然会有小人明里暗里幸灾乐祸,甚至故意使绊子,她根本无法忍受与这样的人同处一个屋檐之下。
另外,祖父对朝廷忠心耿耿,万一姐夫非要让他把花晓寒交出来,他老人家该如何选择
果然花晓寒一口回绝了丰收的提议。
“不,我不回天水郡,绝不能把桓家拖下水。”
丰收为难地看着萧姵。
有些话当着三少夫人的面他真是不好说出口。
花世子为三少夫人送嫁回京之后,陛下为他在朝中安排了官职,足见对他是十分重视的。
一个月前花世子奉陛下之命前往南方办差,真是少年得志风光之极。
谁能料想事情突然发生如此大的变化,钦差转眼间就成了钦犯。
三少夫人虽然已是桓家妇,却依旧是花家女,谁知陛下会不会揪着不放
她自小养在深闺之中,并不似郡主这般有本事。没有了桓家的庇佑,她恐怕连生存下去都困难。
萧姵给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乱说话。
丰收抿抿嘴,低下了脑袋。
萧姵这才对花晓寒道“眼下京城不能去,天水郡不能回,咱们总得先找个落脚的地方。
这座县城距离京城太近,而且规模小人口也少,咱们之前虽然没有暴露身份,但留在此间太过扎眼,必须尽快离开。
我刚才已经想好了,弋阳郡距离此地虽然不算近,但那里不仅是我的封地,我也去过许多次,相对还能熟悉一些。”
丰收赞许道“郡主所言不错,咱们索性就去茉花村待一段时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