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2 / 3)

地煮了四只锅,锅底是从城里的坊市里买回来的,每只的味道都别具一格。

首先是山菌锅,里面加了新鲜的嫩笋、种在桂木上的杜蕈、山泉附近的菌浦、还有一些老松树根上的芝菌据说这还是青帝写的食谱,其中部分过于珍稀的食材做了更加接地气的替换,但坊市食摊的老板跟小真人们拍胸担保,味道绝对够鲜够香。

第二锅是尚付锅,尚付这种妖怪因为经常被食用,早在太始世代,就开始被人族驯养,到了现在,已经可以分成家养和野生两类,家养的尚付飞行能力基本退化,战斗力也保留的不多,毛色更是灰扑扑的,不太好看,但在体型上要更为丰腴肥嫩,有六条腿,翅膀,三只脑袋,味道兼具鸡鸭之长,肉质有一种厚重的鲜香。

第三锅是茱萸山椒锅,里头还加了茈蠃和育沛的肉来提鲜,汤汁泛着赤色,表面还飘着一层红油,价格在四只锅里最便宜,但据坊市的老板声称,过年期间一定得吃点带红色的菜,来年才能过得红红火火。

作为修士,秋梦刀等人不该迷信,奈何火锅香中带辣的气息太迷人,他们只能心甘情愿地向味蕾屈服。

第四锅是百卉锅,顾名思义,加了许多新鲜花草在里头,其中蕙草、甘菊、女萝是必选项,被切成薄片的是君迁木的果实,看着像枣子的是文茎,绿色的不是葱,而是条草百卉锅因为具有养生的效果,一向广受崇吾派授业先生们的欢迎。

秋梦刀一边娴熟地切肉,一边顺口道“对了,我在过来的时候,遇上了路莫同真人。”

魏弼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身边彻底忽略了自己阳天殿主身份的井双灯,也彻底带入了弟子的角色,紧张询问“他没发现我们在干什么吧”

秋梦刀安抚“锦道友放心。”

井双灯“也对,你还挺擅长应付授业先生的”

秋梦刀“路莫同先生一看见我,就告诉我你们都在劝进堂里等着了,让我赶紧把食材带过去。”

井双灯“”行吧,这也算是崇吾特色,毕竟谁还不是从弟子的阶段过来的呢。

秋梦刀补充“路莫同先生还给了我一只处理好的家狸力,祝我们新年快乐,吃好玩好学好。”

家狸力是跟野生狸力相区分的名字,这种妖怪的外形像豚,四只爪子中间有距相连,生存能力很弱,但自从被上古修士发现特别适合养来吃肉之后,就再也没了绝种的危险。

郑珊珊“我发现门派里的真人们,倒是都没回家。”

秋梦刀“正常,姑祖母以前说过,弟子们刚入门的时候,还有机会经常回家看看,等在修行之路上走的越来越远之后,回去的时间也会慢慢变少。”顿了下,补充,“有修真背景的家族除外。”

魏弼随意提了一句“不过归先生似乎不在门派里锦道友小心些”

颇具识武天赋的魏弼长臂一抄,反应迅速地直接将面前的将锅底整个端起,然后闪得远远的,彻底避开井双灯咳嗽的范围。

秋梦刀帮同窗拍了拍背“还没吃呢,锦道友怎么就呛着了”

井双灯“没事,就是有点岔气。”

作为知晓燕晷云身份的修士,他一直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压力,尤其是紫微星士还在青帝的建议下,与他以增进两派关系为名,进行过一次“友好”切磋。

虽然就餐的人数不多,但小真人们还是尽量让年夜饭看起来热闹一些,部分书桌被挪用过来当放菜盘的架子,上头满满都是准备下锅的食材。

劝进堂外传来扣门声,术法课的助教徐翰文走过来,笑呵呵的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个压岁的红包。

井双灯“”他在思考,现在是应该表达感谢,还是表达自己受之有愧的心情。

魏弼,秋梦刀,郑珊珊“多谢徐先生。”

如果说郑珊珊的语气是可爱,魏弼就是一板一眼,每个动作都能拆解下来放在教科书上公开展览,纵然按照无为派的衡量标准也挑不出毛病,至于秋梦刀,字字句句都蕴含着能不能多给一份的滂湃情感。

郑珊珊道过谢后,又好奇道“是所有弟子都有吗”

徐翰文笑“就你们留在门派里的有。”又放下一碟子芝麻糖,“明先生让我带过来的,过年嘛,就要吃点甜的。”

作者有话要说杜蕈这里做了二设。

释名杜蕈、地蕈、菇子、地鸡、獐头。气味甘、寒、有毒。本草纲目

菌浦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浦。山海经

尚付鸟,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食之无卧。山海经

甘菊

这里采用了抱朴子里的设定,有甜味“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甘菊,菊花堕其中,历世弥久,故水味为变。”、“又菊花与薏花相似,直以甘苦别之耳,菊甘而薏苦,谚言所谓苦如薏者也。”

文茎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山海经

狸力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