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临云见他如此,忽然就不再后悔了。
此番千里追问,她虽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结果,可到底与眼前这个人彻底把话说开了。
对他来说,这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解脱。
“我明白你的意思。”她轻声道,“其实下江南路上,我也经常会想,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还在难受,你早就不在乎当初的事了。”
结果见了面说了话才知道并非如此。
午间在南湖,她淋了雨,他还是热了酒给她,当时她是高兴的。
黄药师闻言,眼底又浮起一阵落寞之色。
良久,他才再度开口,声音很低,道“我也没想到你会来找我。”
他没有说的是,在看到她出现在南湖上的时候,他几乎动了找个借口与她重修旧好,换得一日是一日的念头。
但这念头最终断在了她凭直觉做出的猜测上。
谢临云不是笨,黄药师想,她只是真的对他无意,所以从头至尾都以朋友论处罢了。
有没有回去的机会,挂不挂念另一个世界的师长,都不是他们无法长久相伴的真正原因。
他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两人说至末尾时,月已西沉。
谢临云听到宅外林中蝉鸣声渐起,几欲盖住天亮前喧嚣的风声。
她侧首听了片刻,忽然想起这是暴雨将至的预兆,下江南路上车夫曾提过。
一抬眼,两人竟是同时开的口。
“要下雨了。”
“是雨来之兆。”
剩下的话不用再异口同声一次,谢临云干脆直接转身往回走。
才走两步,他忽然叫住她。
她回头望过去,发现他不知何时已收起了那管玉箫,广袖迎风飘荡,神情很远,看不出半点要再说些什么的意思。
可他如果真的不想说什么,又何必叫住她呢
站定等他开口的时候,谢临云不知为何忽然意识到,此时相望的距离,比之前又远了些。
远得她几乎辨不清他此刻明明灭灭的眼神。
最后她听到他叹了一口气。
“没什么。”他说,“你去休息吧。”
谢临云嗯了一声继续往自己的临时住处走。
她也不知道她到底是如何想的,但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她已经再度回过了头。
黄药师还在那里没有动。
他看着她,看到这场积攒了一夜声势的夏雨温柔地坠下。
谢临云动作快,没有被淋到多少。
天明前的最后一个时辰她躺在床上,以为会辗转反侧无法成眠,结果伴着雨声,竟还是入了梦。
这梦乏善可陈,全然没有梦外的粥粉香气诱人,以至于辰时未至,她便醒了过来。
睁开眼,昨夜对她说手帕来历的老人家果然已端了早饭进来。
相比昨夜,今早对方已热络不再,唯余礼貌。
谢临云再迟钝,也能察觉出其中差别,她想应该是黄药师同其说了什么。
果然,给她舀了一碗粥后,老人家便垂着眼说起了黄药师。
老人家道“姑娘多用一些罢,我家少爷说,您今日便又要上路奔波,多用一些,路上也舒坦些。”
谢临云懂了,这是催她走的意思。
她想了想,重新取出那块青色的手帕,交给那老人家,让她帮忙还给黄药师。
本以为对方会迟疑为难,结果这老人家半点不惊讶地接过了,显然是早就知道她会还手帕。
谢临云不得不承认,黄药师的确很了解自己。
她把手帕交了出去,又喝了两碗粥,喝完郑重道了一声谢。
为表客气,她还特地夸了一下这粥熬得极好。
老人家本来垂着眼睛,听到这句夸奖,忽然抬了起来,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谢临云见状,大概猜到了眼前的粥究竟是何人手笔。
她心里有点难过,不如被绝交时的天崩地裂,也不如发现他真实目的时的生气恍惚,就是单纯的难过。
走的时候,她换回了自己的衣服,一路穿堂跨院,却没有见到昨夜向她坦白的人。
但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她想,没有告别,才是真的告别。
下过一场暴雨的竹林泥泞湿滑,极不好走。
幸好她本就不懂奇门阵法,要离开这个地方,本就不能靠走的。
提气掠至竹林上空时,她听到从宅子里传来的箫音。
是她不曾听过的曲调,起起伏伏,高亢处激起林中野雀。
谢临云原本还在想,离开此处后,她要去哪里。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她不想立刻回洞庭。
后来看到这群飞起来几乎遮天蔽日的野雀一路朝南过去了,她便定了主意。
不过她的马车还在南湖边的酒楼边停着,在往南去之前,她得先去交待一声。
之所以说交待,是因为她决定接下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