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直接饮用,可见环境还不错,加上贺兰山东侧在后世是有塞上江南美誉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广泛的种植茶叶。
说干就干,有她的严令下,还有卫突军的尽心协助,很快长乐公主的家奴们已然开始种植茶叶了。
说道卫突军,她迁陵的保护工作就是阳川侯亲自负责,她也看出来些微妙,秦入驻长安后,卫突军将军立刻没有什么实际工作了,护送她既是无聊中的一种解脱,也是这个高大英俊的侯爷刻意争取的结果。定府后,卫突军也时常找些理由来看望他,并将各地游散的一些工匠带过来送给她。尽管每次办完正事后,最多也只是坐一坐,喝一口茶,然后就打马回返,但说心里话,对卫突军她还是很有好感的,命运多舛又努力拼搏,饱受刁难又能安之若素,实在是个典型的男子汉,可既然她已经立下了终身守陵的誓言,卫突军的这番尺珠之谊,也只好先放一放了。
茶叶是个远期计划,棉布又被东边的卫国抢占,那么眼下最近的就是丝绸行业了,付如海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主,登基后不仅大力扶植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来修补百姓们因多年战乱而残破的心情;开宗讲学,还劝课农桑,秦境内遍植桑树,鼓励民间养蚕,使秦丝的发展有了很好的基础,只是民间纺丝的规模还是非常小而已。
有鉴于此,她立刻上表提出愿意出钱建立造丝作坊后,竟然让付如海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想法,立马赐钱派工,下旨褒嘉,于是短短两个月后,长乐公主丝便声名鹊起,风行北朝。由于是一名公主纺出的丝绸,甚至那些无聊的南朝士大夫们也争相竞购,仿佛公主的丝绸就高人一等似的。
丝绸顺利开展后,她还适当范围内推广肥皂,因为她现在的肥皂外观上黑灰黑灰的,没有香味不说,还带有淡淡的腥膻气,所以她在无力继续改进的前提下,也只是在自己的封地内以及付如海的近臣中做稍稍推广,对于这个东西,付如海的弟弟义阳公平私下与她说,此物差强人意,却大有可为,吾愿助公主。但由于此时的技术实在太落后,只能暂时先放放了。好在丝绸的利润很高,等积累成规模后再说其他的吧。
她也颇为知趣,所赚的第一桶金,就分了七成上献与天王。付如海得知分成比例后,感慨之余,特意亲笔修书,叮嘱她以后只要上三成即可,其余利润可直接资助民间的学子和流散的贫苦。
一时间,前朝和敬公主同大秦天王之间,亦君臣亦师友的关系,在北朝政界传为佳话,也增加了付如海的政治威望。那凉国的国君吕光感念当初付君琛的恩义,又思虑北朝当中,卫国的强盛,只有和秦联合才有胜算。于是派手下大将蒙赤行、段业两人领六万汇兵长安,准备同伐卫汉。之所以派这两人,也是吕光深忌此二人已渐成气候,正好借机削弱二人在凉境内的影响。还特意选宫女十名,匠人五十,托付如海转送于她,以表对付君琛的一些心意。这些,对于很是憨厚的付如海来说,乃是成人之美的小事情,直接就给准了。
她得到这些优秀的手工工匠后,立刻开始了鞋帽的生产,以软木为底,皮革辅之,陶朱公主靴和帽,立刻以做工精巧,结实耐磨,防水御寒而大行其道。
短短七八个月间,以陶朱一地为基点,扩散而广的秦商脉,渐渐同汉王府有了分庭抗礼的趋势,虽说付如海等人仍未领悟经济战的奥妙,但财政的明显改善,山北及长安两地百姓生活的富足景象,却是着着实实的摆在那里,付如海有次酒筵后,乘兴与左右言,”朕赐陶朱安身之命,不想,长乐还朕以富庶。圣言女子轻,实谬之大也。”
盛夏里的一天清晨,洛付很突然的去世了,她给了洛付极大的哀荣,洛付就葬在姚氏墓群之中,公主亲自主持下葬大礼,让世人再次看到了这个公主善良开明的一面。洛付的那些藏物,她一样没要,全交与清韵了。
葬礼结束后,她侧坐马上同清韵缓缓行在开满山花的路上,李良楝也早在迁陵的途中安然辞世了,当年秦宫的一家人,只剩她们俩了,清韵的身体倒硬朗了起来,估计再活个二十年都没问题,二人一面回忆着秦宫的岁月,一面感叹事世的变化万千。
“公主,老奴们能得到殿下的如此厚待,九泉下也要感激的哭的,洛付一辈子,也就是临走前这段日子过的最为舒心,公主也要保重身体啊。”如今的清韵早把她当公主一般对待了。
“清叔,以后作坊的事情,您也少操心吧,小静这世上只有您一个亲人了。”她红着眼圈轻声说着。
“公主啊,快别这么说,老奴是天生的劳碌命呦,原本就是干这些的,那里放的下呦老奴多谢公主大恩。臆前面好象是阳川侯”
远处一骑快马奔驰而来,马上端坐的骑士,轻衫长剑,墨发白面,正是卫突军。
卫突军行至马前,飞落马下,单膝跪地,拱手行礼”卫突军参见陶朱公主,千岁金安,见过清公公。”
“呦,阳川侯好多礼啊,老奴可不敢当,你们几个小心伺候公主和侯爷,你们几个跟咱家前去作坊吧。”说完清韵满脸暧昧的诡笑,领着几个年龄大一些的侍从和宫女走了。其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