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倒安下心来,因为他看出了呼延胜不敢托大,弃下他们去追脱拔硅。
呼延胜心中也焦虑万分,他曾与付桓商议,想留下两营同付桓的手下围困住长孙犍,自己再追下去,但付桓丝毫不顾脸面的恳求他,说长孙犍的军队尚有三万多死士,凭他绝对没有把握,而一旦给叔汗机会,安乐公必将受到来自后方的追击,到那时前后夹击的窘境才是真正的险境。
不过这个称职的屠夫紧接着又提出一个办法来,他早就发现,原先后面两个方阵正好是存放辎重的,所以推算长孙犍现在的两个孤岛上定然没有太多的食物,顶多供三万人吃五天。那么他的建议是困守。待对方快饿死的时候再考虑总攻或者分兵。呼延胜鄙夷的看着这个家伙,没有食物战马就是最好的肉袋,这三万人吃个把月不成问题,气的头狼真想把这个酒囊饭袋给当场斩了。
可是考虑到屠杀的黑锅,以及环境和人员的熟悉,也就作罢了。呼延胜是不会轻易分兵的,他计算过,自己追杀的加上分去阴山的那一万人,他擒生军以千人伤亡的代价,却消耗了脱拔硅整整八万人马,无论功劳还是苦劳均差不多了,再贪功冒进,可不是什么好事了。另外随后每三天传令的士兵带给他明确的信息是,李介甫正火速赶往代谷,令狐永正直取脱拔硅的王驾,更加坚定了擒生军固守的决心了。
叁和坡定下的新方略,汉王辖制的各只部队执行着不同的将令,在短短五日内,广阔的草原便到处是砍杀声了,一切就如李介甫预判的一样,脱拔硅被呼延胜和付桓跟踪追杀的情况下,做出了分兵的决定留5万兵马阻挡呼延胜的铁骑,本部分兵突围,他自己领着普洛及三万兵马继续东奔延水,力图南出代谷,和安同赴令狐垂那里求来的援兵汇合。
同时严令随后而来的贺兰独孤两部人马行分散游击之术,希望能如同呼延胜一样,抄上落单的卫军兵士,这个应对中有一个漏洞是脱拔硅刻意忽略的,那就是阴山南部已经集结了刘公卫部、长孙秦部、脱拔擒部以及令狐韬的羽林军超过了十万的兵马,而阴山北面的贺兰独孤两部精锐已经前来勤王,那么留守的就全是妇孺和老弱了。还有一点脱拔硅没料到的是,李介甫的两营兵卒,同他赛跑一样奔代谷急急行进着,并先行到达了代谷。
代谷是卫地同草原的交接地,草原上的河流冲下山峦,流淌入关内的平原上,山势减缓形成了一个个谷道,这期中最适合行兵的便是代谷。西北高,东南低,谷中平坦,有水有草,建有小型的马店,是良好的边界地带。李介甫来到代谷后,立刻让李祈福守东南方向的出谷口,自己则带领部下将山上的树木砍伐一些,安置在西北的入口处,修建鹿砦,栅墙,并在两侧的山峰顶点,安排杂役们修筑简单的楼车,楼车是器匠营根据令狐永在七星城发明的笼车,仿制的一种战车,可以藏人,还可有坚厚的防护,不仅仅利于防守,最适合的还是攻城的时候。但李介甫他们的这些设施还没有准备好,脱拔硅就已经到了。
令狐垂两个儿子令狐贺、令狐麟领着两万人随着安同赶来的救援,也几乎同时来到了代谷,贺、麟两兄弟不想这么快的和令狐占撕破脸,况且他们出兵还是私自出兵,因为太子令狐宝居然说动了老父皇,非要等到脱拔硅的确走投无路的时候才要公开救护。因此,他们虽说领着私兵而来,但远远的望着李介甫的兵马阻山为固,却一时间不知所措了。
而卫军在西北方向传来的厮杀声,更是让两兄弟左右为难,脱拔家同他们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一直以来,军中的良马都是脱拔硅赠送的。安同也是他们的老朋友了,如今眼见安同痛哭流涕的跪在马前,令狐贺咬咬牙,猛地拔出了腰刀,高举一挥,其带领的两万家兵开始了对代谷的进攻。
在一排排马车组成的第一道防线后,李祈福一面利用转车弩和手持弓抵挡着贺、麟两兄弟的如水进攻,一面苦笑,泰老弟人称苦将军,果真不错,每次都赶上硬茬子,长安城先是铁虎,后是付如海的主攻点。七星城先是苦战诱敌,接着是困守内城。现如今,前谷是要逃出生天的脱拔硅残部,后谷是令狐贺的援军,两方又都是能争善战的精兵强将,果然又是苦战啊。
他手下的兵卒大多是随军杂役兵,真正的主力部队他都给李介甫了,后谷这里的山道较为特殊,正处在一处山隘上,去谷中谷外均是斜坡,因此守卫起来还算轻松,谷口两侧的山脉因为攀爬不易,因此安置上一些斥候望哨就可以了。而大卫的兵卒均知道,汉王军中强弩劲弓的厉害,因此尽管攻势很猛,但实际的结果却不大,仰面进攻的士兵们,步步为营,到了离谷口不远的距离,就都停下脚步,对着谷口射箭,嘴里高声的喝骂,于是后谷的攻防尽管热闹,却伤者寥寥。
前谷却不同,其实不适合防守,谷口外的整体地势要略高过谷内。谷口不算狭窄,一些设施又来不及建立好,普洛恨死眼前这支卫军了,眼瞧着这些人不过比自己稍稍快了一些进谷,可就差这一点点,却很可能将自家部落的人马给钉死在这里了。王上严命自己日落前拿下代谷,自己又何尝不想呢。听闻后谷传来的喊杀声,显然是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