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
“是啊,我是说过我要帮胤禛,胤禛也有此心,但是并不意味着有这份心就需要把人说得一无是处,更要把不是一个人的过错,全都归在一个人的身上。虽然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和黑白,却不意味着没有黑白对错。”
玄烨呀,也不知道看着其他的儿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或许在他的心里他会觉得胤礽这个儿子是他亲手抚养教导长大的,不应该是这样一个没有良心的人。
既然胤礽可能没
有错,错的就只能是别人,这个别人会是谁呢
不能否认玄烨对胤礽的容忍度一直很高,否则的话胤礽不会到现在才被废了太子之位。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争是争,却不代表争的没有底线。”明夷对于胤禛的心思,在玄烨的面前承认了,却不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对。
玄烨调动得儿子们全都心思活络,为了太子之位,为了将来的皇帝之位,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他们使出什么样的手段,都在玄烨的意料之中。
可是如果在争夺的过程之中能够保持一颗本心,不会因为利益而让自己变成一个面目全非,不择手段的人,难道玄烨会不喜欢这样的人
“你把胤禛教的很好。”玄烨这样的评价了胤禛,也是对明夷极大的肯定。
那么多年,玄烨比谁都清楚,儿子们各自都是什么模样。能够保持理智而且不会轻易越界的人,除了胤禛之外再无他人。
争是不争,不争亦是争。
胤禛没有像别人那样争的光芒万丈,也不像别人那样使出所有的手段。胤禛在争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忘记作为一个人,一个普通人应该有的坚守。
“不敢。”虽然胤禛一开始是明夷教的不错,后来这些年都是玄烨和南书房的人对胤禛费心教导。
“废太子,朕没有做错。”玄烨又一次重申了,这句话明夷没有再说什么。
有些事纵然知道自己会后悔,但不做,不迈出这一步不给出应该给到其他人的警告,玄烨咽不下这口气。
康熙四十七年,玄烨正式宣布对废太子胤礽的处置,将其圈禁府内,任何人不得探视。
一直让人悬着的废太子一事,至此终于落定,不少人欢喜雀跃。
与之而来的是,其他人开始蠢蠢欲动,毕竟太子已经被废,太子之位悬置,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有资格一争。
朝堂之上马上变得热闹非凡,其中呼声最大的人自然就是八阿哥胤禩。
不断有人明里暗里的向玄烨推荐胤禩,直道胤禩类玄烨也。
多年来,胤禩确实有着贤王之称,外面传的沸沸扬扬的事,玄烨当然也都知道,却因此更加觉得,他的儿子们每一个的心思浮动,各显手
段,有时候看起来又是何其的面目可憎。
闹腾的越久,玄烨反而越淡定,选了一天日子不错,玄烨召集众人丢下一句,由众人举荐一人为太子。
此话落下,之前早就已经不断出手的人,更是按捺不住,不约而同的纷纷上折,请玄烨册立胤禩为太子。
朝堂之上大半的人竟然都有同样的请求,玄烨在看到这么多的奏折时,嘴角的冷意越发让人心惊胆战。
偏偏主角却浑然不觉,还以为这件事既然有那么多的臣子举荐,呼声如此之高,定然可以水到渠成。
可是,谁没有想到,玄烨竟然喝斥胤禩不过辛者库奴所出,竟然也敢肖想太子之们的话传了出去
玄烨更是直接夺去胤禩的爵位,将其关入府中禁闭,一群高兴可以推举一个太子的人在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全都傻了眼,想不明白怎么会变成这样。
可这一切在明夷和胤禛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
“八弟犯了阿玛的大忌。结党营私。朝中大半的臣子都举荐了他,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今大清的大半臣子竟然都成了八弟的人,这是置阿玛于何地。”如此的局面,胤禛和明夷说起的时候也仅仅是陈述胤禩犯下的过错。
“就算不是他的人,既然他要闹出这么大的阵势,如何能不成全他”属于明夷和胤禛的人,在这一回的事情里当然推波助澜了。
不是要举荐太子的人选吗如果说太子的人选是可以举荐的,那就意味着朝堂之上不再是皇帝说话做数,而是文武大臣做主。
身为皇帝这辈子都和文武大臣斗智斗勇,这样关键的时刻怎么可能愿意认输
一旦文武大臣真的通过举荐成功推举一个太子,从今往后是不是他们都可以通过举荐而达到其他的目的
当皇帝的人最不允许的就是权利被人分散,所有胆敢抢他的权,想把着他这个皇帝架空的人,玄烨一个都不可能放过。
既然是玄烨自己说的可以举荐太子,虽然不一定想要一个人成为太子,也不意味着不能举荐。
“猜猜看接下来皇上会做什么”明夷示意胤禛喝了眼前的茶,同时好好的考虑考虑接下来的玄烨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胤禛微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