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瓷盆的面条往外端,一个大人盛了一大海碗的面条,虽然没有看见肉,可看起来就好吃的很。
关键是不要自己家出粮食啊
当天晚饭时,又有不少二队和三队的妇女跑过来围观,看一看一队的公共食堂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一看不打紧,原来吃公共食堂这么爽呢
有人说啦,这跟城里工人们吃的食堂差不多啊,每天只管上工、下工,到饭点就可以去食堂
吃饭,吃完饭抹抹嘴吧就能走。
哎哟啊,一队的社员可真能想,这么好的事儿怎么能不学习起来
于是,二队、三队的人有样学样,第二天也都找了间空屋子,办起了公共食堂,社员们就按照生长队的排序分别取名叫第二食堂和第三食堂,第一生产队的食堂原本没起名字,就这么被叫成第一食堂了。
粮食放在每个生产队的仓库里,由每个生产队分配。由于在麦收问题上三个生产队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这次办公共食堂柳光耀下放了权力,公共食堂的事情让生产队长看着弄,反正就那些粮食,折腾没了自己挨饿去吧。
吴二有自从上次去社员家里共产共有被柳光耀训了一顿之后,安静了好几个月,第三食堂成立他还特意去找了吴金喜来拿主意。
吴金喜“你怕什么上次那件事你的确有些莽撞了。这次可不一样,公社都让咱们办食堂了,有什么可担心的”
吴二有“办食堂挺好,可粮食从哪来”
“仓库里不是有存粮”
“正经人能吃的粮食不多了,剩的比较多的就是些给牲畜吃的饲料粮。”
吴金喜哈哈笑了一声,“马上全国都要收麦子了,收完麦子难道还会缺粮食吃再说,到时候可以多种点红薯。”
又说“再说,你还可以让社员交粮食上来嘛,在家里吃在食堂吃都是吃,在家里又不是吃空气,交到食堂,他们还能省事,难道不好”
吴二有眼睛一亮,可又有些犹豫,“第一食堂和第二食堂好像都没有让社员交粮食,咱们这么做”
“这有啥粮食都是生产队来分的,分到社员手里是吃,放在公共食堂也是吃,都是进了社员的肚子里,有区别么”
吴二有摸摸头,傻笑道“呵呵呵,好像还真是这样子哟嘿嘿,俺这脑子还是不如大队长您。俺明天就让民兵去社员家里收粮食去,不交粮食的,不准吃食堂。”
这家收上来20斤黄豆,20斤小米,那家交上来30斤玉米,10斤高粱,多多少少收上来两三千斤粮食。
吴金喜不爱听别人叫他副大队长,私底下,吴二有都叫他大队长。
三队的公共食堂虽然
开得要晚几天,可第三食堂开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瞬间把第一食堂和第二食堂甩在了沙滩上。
刚开始,第三食堂里只供应饭,不供应菜;
后来饭、菜、开水、热水全都供应,还建立了种菜、喂猪、洗衣组。
第一食堂和第二食堂只规定了每天早上上工前、中午和晚上下工后可以去食堂吃饭,过时不候。
第三食堂就不一样,由于土高炉子里的火是24个小时都不熄灭的,第三生产队的社员也是轮班去吃饭,所以除了规定的吃饭时间外,第三生长队食堂里的锅灶也是一天都不熄火的,也就是说无论早晚社员们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人家还真是做到了免费吃、随便吃。
一点都不嫌粮食不够
吴二有还说“第三食堂要好好办,不让社员们吃得饱,怎么能叫人民公社的食堂只有吃得好,咱们才有力气拉风箱,才可能继续练出好的钢铁出来”
他知道现在上面要求粮食生产也要大y进,可割麦子哪有在村子里找个阴凉地方监督社员炼g铁自在
地里产多少粮食不就那样子又不像他们炼出个铁疙瘩就能往公社报喜,既得了奖励,又留下了好名声。
吴金喜不说要求社员们下地干活,吴二有更是一声不吭,三队的社员们还以为跟之前说的一样,她们不用去地里割麦子呢
这会儿三队的社员正一边烧炉子一边唠闲嗑。
“娘哎,俺得站起来走几步,今儿晌午吃多了,坐那烧火窝的俺喘不过来气儿。”
“嘿,你小子,今儿上午没少吃吧,看你那肚子,比你媳妇儿怀了4个月的肚子还大。”
“那可不是,俺平常也就能吃4碗,今儿晌午俺一下子干了6碗“
说话的人一脸骄傲的样子,一边嗦着呀一边说“俺自打出生起,就没吃过啥饱饭,这会儿既然让咱们敞开肚子吃,俺难道俺还瞎客气,傻不傻呀谁知道这一顿吃下,下一顿还尽不尽咱们吃呀多吃一碗算一碗,都是俺赚的。”
“哈哈,恁说的也有理。”
“今儿俺拿的碗太小了,吃的费事儿的很,得盛好几次饭。等明儿要是还尽俺吃,俺就拿一个大瓦盆过来,装它个一大盆,端一边儿慢慢吃
。”
还特意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