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多,他干的少,拿的却是一样的工分,时间长了,积极性也被打击没了。
早上一睁眼,秦颜先把李佐国一脚踹到一边去,然后自己翻身下了炕,打开皮箱找东西,却发现她走的时候好像忘了带牙膏,只带了牙刷。
要不,蘸点盐刷
李梅梅拿着几根水灵灵的茄子进厨房的时候,就看到她四婶一手拿着盐盒,一手拿着牙刷,正搁那里纠结着哩
这是要刷牙
得,她这善解人意的小天使得出马了。
李梅梅就道,“婶儿,外间炕上有个箱子,上头放着几个小盒子,你拿白色上边有三个红点的那个,里头就是牙膏了。”
秦颜道了谢,找到那只箱子,上头放着好几个盒子,颜色都不一样,打开那只白色盒子,里头盛着些淡绿色的膏体,还有淡淡的薄荷味萦绕在鼻尖。
很精致的感觉。
李二妮正在炕上叠被子,看到四婶拿起牙膏看,就道,“四婶儿,你放心用吧,咱们这里牙膏票不好弄,这盒牙膏是咱家小妮儿自己做的,用的都是天然的东西,那盒上有个小竹片儿,是取牙膏用的,随用随洗,干净着呢。”
秦颜发现丈夫家人和她脑海里乡下人的形象有很大不一样,这一家人过的很讲究,小妮儿就是老李大哥家的女儿吧,昨天做饭的就是她,小小年纪又勤快会的又多,长的也好,比她亲外甥女强了不知多少倍。
其他几个孩子,也是各有各的特点。
再想想自己那两个猪一样的儿子,真的有点堵心。
昨天一大家子一起吃了一顿,大家互相都认识了,今儿个也就没必要再凑到一起吃了,在哪边住的就在哪边吃饭,李梅梅家那边,赵卫红煮了玉米糊糊,蒸了一锅玉米面馒头,煮了一大盆酸菜土豆,切了盘腌黄瓜。
李家成这小子还盼着能吃昨天那样的饭呢,看着这没肉菜脸立马就耷拉下来了,像个泄了气的皮球。
赵卫红看在眼里了,人多,吃细粮哪够啊,就这些,都是他们一家人好几天的口粮,都是实在亲戚,也不做那些面子活,填饱肚子才是正理。
虽说娃她奶隔三差五的还会送点细粮过来,但那都是攒着过节过年招待客人用的,哪能这么可劲儿造。
昨天蒸馍就用了好几斤白面,一顿就吃完了。
她敲敲黄瓜碟,“饭管饱,大家伙儿都多吃点,这是梅梅腌的小黄瓜,拌玉米糊糊味道嘹的很,酸菜里头搁了猪油,老香了。”
老房这边,吃的也都是些家常便饭,玉米饼子,拌汤,咸菜疙瘩,炖豆角,蒸茄子,虽然粗野,但是也有乡间风味,秦颜还吃的惯。
昨天死活不动筷子的李抗美今儿早上也“矜持”的连吃三个饼子。
这熊孩子还知道肚子饿呢
当然知道了,李抗美昨晚上饿了一宿,做梦都梦到他吃鸡腿呢。
今儿早发生了件尴尬的事儿,果然这人就不能做亏心事,李梅梅早上听了壁角,一出门就碰见了隔壁冯家的新媳妇,挎着个篮子正要出门呢。
新媳妇还腼腆的冲着李梅梅打招呼,她这脸皮厚的也只能忍着尴尬笑着和人说话。
吃了饭,该上工的都去上工了,该上班的也得去上班了。
在上班上工之前,几个当叔叔的把准备的礼物给了抗美和援朝。
李保国,李卫国,还有李爱国给李抗美和李援朝是准备了礼物的,原本想着他们回beijg的时候再给,后来一想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去,那就现在给吧
李保国给准备了两根钢笔,托赵建军弄了两张钢笔票,花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两只钢笔,李卫国在纺织厂上班,就给两人准备了几块的确良的布料,听说城里正流行这个,也是凑巧,和李红英的礼重了,就合在一起当是两家一起送的礼,李爱国给两个一人包了一个十块钱的红包。
这些礼都不算轻,好在秦颜也早有准备,知道丈夫家人多,女孩就准备了一条细细的银链子,男孩就准备了铜制的镶着玻璃面的,可以别在胸前的主席像。
咱们国家的人就是讲究个礼尚往来嘛
哪怕赵卫红不是个吝啬的,现在也在家里念着两只钢笔赚回来了。
村里的亲戚也多,李佐国就带着秦颜和抗美援朝挨家挨户走亲戚。
一个死了多年的人突然就回来了,还带着老婆孩子走亲戚,这看热闹的人一点也不比前几天少。
秦颜面对那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你在beijg住着,见过主席没有啊”,“beijg人是不是顿顿吃肉啊”,“当大官的是不是就能住在”还游刃有余。
李抗美这么一个半大小伙子,个子高,看起来不太像十二岁的娃,就有些热心的奶奶婶子要给他介绍对象,他就有些烦,他娶不娶媳妇管这些人啥事,咋就这么爱多管闲事
这小子可是那种一言不合就甩脸子的人,亲爹妈还不一定给面子呢,何况是一群不认识的老太太。
“咋,你家有闺女嫁不出去要塞给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