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的动作这样快,他刚下完令,什么都还来不及布置,襄王就发现了鲁王的事情,并将之捅了出来。
如今他诱着几个大臣去搜查鲁王府,只要找到鲁王和严肃来往的铁证,那襄王也必然逃脱不了干系。
待搜出证据后,陛下再回过头想,就会发现,谋害鲁王的事一旦被定罪,贺时霆和晋王都将受到惩处,襄王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而姚废妃的事也太过巧合,能在宫中制造这种巧合的人只有那么几个,十有就是严丽妃襄王的母妃。
这样一来,即使鲁王侧妃进宫,说出对贺时霆再不利的话,也不会有人相信,只会以为她是被襄王买通了,来帮襄王争权夺位的。
贺时霆即便在宫中,无法传出任何消息,也没有算漏一步棋。
他唯一没想通的,便是襄王为何要在此时对自己下手。
纵然襄王年轻莽撞,难道丽妃和国子监祭酒也失了心智,任他胡来
贺时霆在暗不见天日的牢房中岿然静坐,凝神思索,丝毫不为阴暗潮湿的环境所影响。
牢房被打开一个小窗,饭菜被从窗口递进来。
事情还未有定论,皇帝又对贺时霆格外看重,刑部中人察言观色,给贺时霆送来的饭菜都还不错。
菜肴中有道红烧鲤鱼,贺时霆念着楚楚近日爱吃鱼,便多用了几口,忽而发现鱼腹中的一个竹筒。
竹筒中有张纸条,上书一切顺利,襄王已被宣入宫。但夫人为襄王所劫,不知去向。
贺时霆原本淡定的脸顿时黑沉下来,他捏着手中的纸条,眼里杀意盎然。
未几,刑部大牢内传出贺时霆高烧不退,昏迷过去的消息。
皇帝本就在为襄王之事震怒,责打了襄王,又传了国子监祭酒严肃入宫,乍然听闻贺时霆昏迷的消息,登时火冒三丈。
“谁让他们用刑了田恺闻和罗阙呢,让他们给朕滚过来。”
刑部尚书田恺闻此时就在宫中,第一个赶到,兜头就被皇帝砸了个墨玉镇纸,“尔敢违抗圣旨”
田恺闻哪里敢对贺时霆用刑,但人是在他刑部大牢昏过去的,他有苦难言,被砸了也不敢吭声,跪在地上道“陛下息怒,臣的确没有对靖远侯用刑啊。”
皇帝怒而挑眉,“哦,那他好端端的进了你的地方,不过一日,如何会高烧昏迷”
这件事田恺闻也弄不明白,那靖远侯又不是文弱书生,身强体壮的,在大牢内只待了一天,哪里就至于高烧不醒了
但他唯恐惹皇帝更生气,不敢反驳,只好道“前些日子刚下过雪,大牢阴冷,靖远侯又受了冤枉,内外寒气相击,一时撑不住也是有的。”
皇帝气笑了,“怎么,倒是朕冤枉了他”
田恺闻哪里敢答这话。
正巧这时大理寺卿罗阙进了内殿。
皇帝又拿这话问罗阙。
罗阙不敢轻易回答,和田恺闻对视一眼,跪在地上认错道“是臣等办事不利,没有及时查出真相,平白让靖远侯遭受了冤屈。”
他们说话的功夫,贺时霆已经被送到御书房的侧
殿,被几位御医围着医治了。
皇帝不耐烦听他们在这里说废话,让他们都退下,去侧殿看了一眼烧得脸红耳赤的贺时霆,沉默片刻,去了严丽妃的华容殿。
贺时霆的病是用内力强逼出来的。他明知此时一动不如一静,安分待在天牢才能少受猜忌,却因为担心楚楚,片刻也等不得了。
宫中虽然也是守卫森严,但贺时霆好歹能见着人,也能往外传出消息了。
贺时霆调了三百人,乔装打扮,暗中去襄王府和襄王名下各宅院搜寻。
没过多久,宫中传出丽妃被贬为丽嫔的消息,国子监祭酒告老还乡,襄王被夺了参政权,闭门思过一年。
贺时霆吃过太医开的药,还是没得到楚楚的任何消息。
他强撑着“病体”去找皇帝,说自己久未归家,恐家人担忧,请求出宫。
皇帝看着他略带潮红的脸,同意了。
此时,有人进来禀报,说是审出一个消息,鲁王侧妃就被关在襄王府。
皇帝更加震怒,其他的事还可说是严肃和严丽妃为襄王谋划的,皇帝虽然也惩戒了襄王,但还是看着襄王的面上,没有对严家过分责罚。
可鲁王侧妃在襄王府,这总不会是别人替襄王做的。
贺时霆察言观色,请命去襄王府把罪妃带回。
其实他此刻最好避嫌,可难得有如此正当的名目去搜查鲁王府,贺时霆哪里肯放过他怕自己直接去鲁王府找楚楚,万一楚楚被掳掠的消息传出去,会坏了楚楚的名声。
皇帝冷笑道“方才不是说要回家见家人”
贺时霆跪在地上,义正言辞道“那是陛下方才不需要臣,只要陛下需要,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又怎会为私情耽误大事”
皇帝哼了一声,也不知是信还是不信,但最后还是同意了让贺时霆去襄王府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