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明怎么也想不到,事情还有这样的转折, 他刚想着等晚上和老章商量一下的, 没有想到不过一个多小时, 覃青青就出了事。
送到团部医院后,女知青的小队长蒋艳就打来电话, 说覃青青醒来什么人也不认识了, 就连她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许昌明心里的石头落下来一半, 还有一半想着万一到时恢复咋办啊心里也是焦急。不过显然许昌明是白担心了, 覃青青恢复记忆的机遇为零,没有多久和章杰商量过后, 就把覃青青调走了。他们俩都不想看到覃青青,膈应。
在一连人的艰苦努力下,一连的据地景色是最好的。张教授和儿子帮着一连合理的规划一连经营的农场。
每到春天那是绿树成荫,远处是一片片的林海 。夏天是烟雾蒙蒙,细雨纷飞, 很美,秋天的林海层层叠叠, 黄色的落叶像金子一样铺满山林。远看像一幅油画一样美丽, 冬天是一片林海雪原。
现在是1977年8月, 知青们都知道了高考的消息,许多人都沸腾起来, 大家都奔走相告。
可是第一批的男女知青们都有点茫然, 有一些家里有门路的, 他们已经回城几年了,大部分的还在一连。高考是好消息,可是他们的年龄都大了起来。丢开书本已经好多年了,虽然现在偶尔看看别的知青带来的课本,但是那也是偶尔。她们现在都拖儿带女的,考上又能怎样。
蒋艳已经和肖胜利结婚好多年了,孩子都有了两个,一儿一女。她知道消息跑到晓晓家里来,想问问嫂子的意见,这些年来,一有什么事,她都喜欢和嫂子商量。只要嫂子说可以办的事,一准没错。
连长已经调到团部好些年了,可是嫂子还是住在一连,为什么就是喜欢一连,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
晓晓确实跟许昌明去过团部住,没有住到一年就回来了,哪怕后来许昌明成了团长,晓晓也不喜欢住在团部。哪里大家家属大部分没有一起生活过,没有经历过那些艰苦岁月,在一起她们除了八卦就是攀比,晓晓真心不喜欢那些家属。带着孩子回来住,后来孩子们大了在城里上学,晓晓都没有跟过去。一直住在一连。
有了晓晓的榜样,林桃也是一样的,有样学样,弄的最后许昌明说,以后自己退休了,也回一连养老。这里是自己从部队转业到的第一个地方,感情深厚着。
“嫂子,你说我该报名参加高考吗”蒋艳苦恼的问正在菜园里面锄草的晓晓。
对着蒋艳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怎么不报名,你不是高中生啊。不但你要报名,你们第一批的知青都要报,你回去的时候传达一下,谁要是敢不报,看我怎么收拾你们。”晓晓恶狠狠的威胁到。
“嫂子,你看我们都三十好几的年龄,又有这么大的孩子,还都什么书,再说丢开书本都十几年,谁还记得多少,我好纠结啊。”
“不管你多少岁,现在有机会就要去,你要知道你们这一批大学生将来会是国家的中坚力量,国家,社会都需要你们,学习新的知识,去建设贫瘠的国家。这时候我们的国家百废待兴,正是重整旗鼓的时候,你们赶上了好机会,不要辜负时代赋予你们的机遇。有孩子怕什么,你们这一批的知青孩子都已经很大了,能自理。带着孩子一起回去,他们读书,你们也读书,一起考试的夫妻俩都尽量报一个城市的大学,方面照顾,还有几个他们家的男人是一连以前的战士,要是她们男人不同意,就来找我。但是不准动什么歪心思,去了城里就不要男人和孩子,去追寻什么诗歌爱情的话,别怪我不认人。”
“嫂子,我会传达的,只是我们丢开书本多年怕是想考也考不上。”
“怎么会考不上,你们现在就开始准备,听到你们要高考的消息,我第一时间托你们老许和以前的张教授,给你们弄了复习的资料。应该到了老许那里,这两天你们就可以准备本子和笔一起学习。”晓晓和第一批的知青关系都很好,这些年相处下来,感情也很深。
一年前张教授一家就相继被调回了首都,恢复了工作。这些年他们在一连过得不错,一切都是有劳一连人对他们的照顾。
后边的知青感情就一般般,主要是没有多少机会相处。
“嫂子,我们大家该怎么感谢你。”
“想感谢我,以后就好好复习,争取你们全部上好的大学知道吗”
“嗯,一定会的。”
伴随高考结束,一批批的知青陆续接到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一连的第一批知青都决定过年不回去,就在一连过年。
这是最后一次在一连过年,也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齐整整的这么多人一起相聚。未来相聚的机会肯定很少。
这一年的春节,所有人都在一连的食堂过年,大家一群的在一起话别,孩子们也是一样。
所有的人都走到晓晓和许昌明面前,还有章杰和林桃面前。
“连长,指导员,两位嫂子,谢谢你们这些年对我们的照顾,谢谢你们。”
“好了,回去好好读书,你们都不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