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 117 章(2 / 3)

此时的俞松谋明明已经看到信王正在向他走来了,却还是转向那两位,且背对着信王,极为恭敬地向孙昭的父亲以及韩云归的祖父行了礼。

“中书令,韩少卿。”

“不敢不敢。”

两人连忙这般说道,并问起了自家孩子的下落。

“跟随太和公主一道去了王城的和亲卫队中,几乎所有还未成家的人,都选择了留在公主的身边,云归也是如此。”

说着,俞松谋顿了顿,又看向孙昭的父亲。

“至于孙昭,他原本是决定与我一同回来的。然他不过跟着走了三天的路,就又掉头回去了。

“他说,如今公主正是用人之际,公主身边的商将原本就少,他若是就这么回来了,心中实在是过意不去。”

中书令显然还是不太明白,也不知这位赵家的公主究竟在夺回王城的战事中出了多大的力。

因而他便也不知,和亲公主身边为何要有商将。

中书令虽心中宽慰了些许,却还是为自家的嫡次子感到忧心。

信王便是在此时唤了豹骑将军一声,神色清朗地向好容易才回到了神都的战将说了恭喜,且也和他提起了自己的女儿。

信王“豹骑将军,溧阳这几个月,可谓是终日替将军担心。如今豹骑将军平安归来,自是皆大欢喜。”

听到这般话语,俞松谋神色稍变。

皆大欢喜

当然不。

隔了一个冬天才率着四千骑兵归来的将军便不是能对此事感到欢喜的人。

然信王此时只知豹骑将军打了败仗归来,或将遭到贬谪。

信王想要在此之前先将其拉拢一番,好让朝中众人看到他的态度,也让这位大商第一战将能在日后记得他的好。

可惜,他邀请豹骑将军到府中做客的事,注定只会让将军感到心中厌烦。

是了,太和公主曾在离开神都之前,告诉过自己的这位表姐。

她会在出嫁前给豹骑将军修书一封,让豹骑将军这辈子都别去娶溧阳县主陈伊水。

只是后来,她没能写下这封书信便出发了。

而待到她与豹骑将军话别之时,此事就已变得无足轻重了。

但即便她不说这些,也不留下书信,俞松谋也不可能再用正眼去看那自诩神都第一美人的陈伊水了。

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娶的人,究竟是为何才会成为和亲公主的。

他婉拒了信王的邀约。

面对日后很有可能会被立为皇储的亲王,将军的态度依旧还像从前那般的不卑不亢。

然而他的心中却是有了一种说不出的荒诞感。

待回到神都之时,他竟觉得王城里的那些人才是更为真实的。

而身在神都的这些人身上,则都有着一种说不出的,不合时宜之感。

他们什么都不明白。

对于神都以及大商的未来,也不甚了了。

那就仿佛不明白和亲公主的身边为何要有商将的中书令。

也好像现在还想着要把女儿嫁给他的信王。

甚至是在朝会之后单独召见了他的慈圣皇帝。

“妙哉妙哉妙哉”

太液池边的这座宫殿中,沉香被点燃后的青烟袅袅升起。

穿着御赐袈裟的年轻僧人则坐在殿中,敲着木鱼,念诵经文。

慈圣皇帝连叹了三声“妙哉”,并道“太和不愧是朕的孙女”

先前在朝会上的时候,她就已经高兴得红光满面了。

而现在,她则更是高兴到放声大笑了。

她看起来已与豹骑将军领兵出征时的那一日很不相同。

这位天下女主的容颜似是更年轻了一些。

然她也更为固执己见,且糊涂了,更失去了那份敏锐的洞察力。

她在政事上,老迈了。

慈圣皇帝“太和不仅替朕带回了豹骑将军与你的精锐之师,还将本就气数将尽的魏国分裂成了西东两块。如此,便替朕彻底除去了北方的忧患。这么看来,太和一人,竟可抵得上雄狮百万”

在她看来,原本在军事上十分强势的魏国经此动荡,便会彻底不行了。

她的孙女为她除去了心头大患,且还留在那里,替她继续盯着北方。

而她的侄孙则去到了北女王国。

孙女与侄孙既因他们父辈的原因而不合,却又都是她的孩子,心中始终会装着大商。

这得是多妙的一桩事啊

以后,她便可高枕无忧好一阵子了。

可俞松谋所看到的,却是与之截然相反的情形。

魏国在这场历经了一整个冬天的权力变换后,已然削去了一身腐肉。

昏庸无道的先国主被除去了。

先国主的那些蠢蠢欲动,且手握重兵的兄弟们也被尽数除去。

雄心勃勃的拓跋缺被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