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两句话极为准确地形容了贺家一朝暴富之后的变化。
好比贺建军的二姐夫,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贺大柱等人确有些重男轻女,这不可否认。
贺家的家境摆在那里,家里为数不多的资源自然是先紧着病怏怏的刘淑英和贺建军来。
刘淑英一共生了五个孩子,前头一水的闺女,生贺建军的时候身子骨就彻底不好了,经常生病。
当年贺建军的大姐出嫁时,陆小红和刘淑英婆媳俩给她挑了户家境殷实的人家,问人家要了一大笔彩礼钱。
因此这些年来,贺建军的大姐回娘家的次数是四个姐妹中最少的。因为彩礼的事她对家里人有心结,陆小红婆媳俩心中有愧也不好逼着她回来尽孝。
幸亏陆小红的眼光不错,给长孙女选的男人待她挺好的,没有因为那大笔彩礼而瞧不起她,小两口的小日子过得挺好。
贺建军的二姐见大姐是这么被家里人嫁出去了,她就怕步了大姐的后尘。因此她是自己挑的男人,挑好了人就跑回来跟刘淑英说她要嫁人了。
刘淑英仔细打听过,回来劝过她二闺女,说她看中的男人不靠谱,只会口花花,没半点能耐。
哪知道贺建军的二姐误以为刘淑英是给她相看好了人家,准备跟她大姐似的被家里人“卖”出去换彩礼,她死活都坚持着要嫁给她现在的丈夫。
二闺女闹了一场,说了不少戳心窝子的话,刘淑英被这二闺女伤透了心,由二闺女的指责联想到嫁出去就没回来看过的大闺女,又病了一场。
嫁大闺女那会儿是她的身体不好,家里头没钱给她治病,实在没法子只得问人家要了一大笔彩礼。
她尽可能地找了户家境殷实、人老实的人家,但总归是欠了大闺女的。
贺二姐如愿以偿地嫁给了她自己挑的男人,嫁过去才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她男人天天在村里闲晃,半点正事不干,全靠着她和公婆养活。
然而,这是她自己选的人,苦果还得她自己受着。
贺三姐和贺四姐都是听话乖顺的性子,尤其是在看到贺二姐婚后那水深火热的生活,再对比大姐甜蜜幸福的生活,自然知道该怎么选择。
陆小红和刘淑英亲自把关,给这两个姑娘都挑了好人家,就是嫁得太远了,一年到头都没法回娘家。离家远不说,还得顾着自己的小家,回娘家一次不容易。
贺建军穿越过来之后,他赚了钱让家里好过了,每隔一段时间就拎着礼物去他四个姐姐婆家看看,加强同姐姐姐夫的联系。
贺大姐是对家里有心结的,贺建军的主动来往让她慢慢地改变了想法,后来更是在贺建军的安排下同陆小红和刘淑英分别谈了话。
刘淑英是非常内疚的,她一直觉得亏欠了大闺女,家里赚了钱就安排贺建军去给她送东西了。
虽然晚了好些年,但是刘淑英真的希望大闺女能把日子过好了,时常回娘家看看她。
就这么着,刘淑英跟大闺女时隔多年终于解开了心结,大闺女慢慢也就增加了回娘家看望老人的次数,同娘家的关系改善了不少。
贺建军的四个姐姐见娘家的日子好过了,尤其是在贺卫东和刘淑英夫妻俩搬去首都之后,贺二姐回娘家的次数从半年一次变成了每周都回来看看。
除了贺建军他大姐是一心回娘家尽孝之外,其他人的心思都不怎么诚。
尤其是贺二姐相当势利,她是打着“尽孝”的名义回来,为婆家划拉好处的。
起初贺大柱和陆小红挺高兴的,儿子儿媳妇远在首都,天天能见到孙女和孙女婿也不错啊。
除了大孙女之外,其余的三个孙女陆陆续续提出了让婆家人跟着做生意,分一杯羹的要求。
老两口才知道她们仨嘴上说得好听,什么心疼、尽孝都是假的。她们是奔着贺家的生意回来的。
老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他们老贺家人丁单薄,四个外嫁的孙女全都是珍贵的血脉。
贺大柱和陆小红心里再难受,都舍不得真跟她们断绝来往,只一次次地拒绝她们的请求。
不是他们不想拉拔孙女,而是贺大柱本身不是做生意的料,他只会按照贺建军的安排来,其他的事他真无能为力。
贺二姐几个就求到了贺建军的跟前,贺建军跟几个姐姐的婆家人都打过交道了,谁能用谁不能用,他心里门儿清。
见这三个姐姐姐夫求上门了,贺建军不可能说一点表示都没有,他给她们指了明路,可以从贺大柱那里拿货去买,但价钱是一致的,不准许他们随便涨价和降价。
起初,贺建军这三个姐夫都答应得好好的,结果一把商品拉回他们那儿就涨了价,后来他那个二姐夫更是被人说动了,以次充好卖给人家。
买到假货的人特别生气,打上门去,结果这二姐夫说是贺建军供的货有问题,又把人给引到了贺大柱那儿去。
贺建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