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神秘的9517(1 / 2)

离开市场,中村允并没有急着回酒店,又坐车在市里几个最大的商场转了几圈,最后还在一家老字号的饭馆里吃了顿丰盛的晚餐,等回到酒店房间的时候,天色都已经泛黑,这才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进到房间,中村允先是不动声色的查看了一下自己在房间和行礼箱上留下的几处暗记,确定没有人动过之后,这才坐到沙发上,将那个小纸包拿了出来,小心翼翼的打开。

不出意外,纸包中果然放着一张小小的标签,当看到标签上的汉字时,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却并没有太大反应,接着又拿出了一个放大镜,一点一点的仔细查看标签的每一个细节这一看就是十几分钟,直到把所有的细微之处都反反复复的查看了好几遍,甚至闭上眼睛,脑中都能清晰的浮现出标签的完整细节,这若有所思的结束了观察,然后闭目凝思。

9517工程,这无疑是个出乎意料的新发现。原本以为那种水准的电子制造技术和电池,都只能是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或苏联才能拥有的,到中国来只是想追查这种产品的来源而已,谁知却查出这么个结果如果那个小老板没有说谎,那复读机的来源可就真的值得推敲了,若是从这个标签来看,难不成这东西竟然还是中国自己生产的但这根本就不合情理

并不是对中国的偏见,而是经过了细致的调查和推论才得出的结论。他看过关于那个复读机的研究报告,看起来那东西并不大,但实际上,抛开那种从未见过的电池技术和芯片设计不说,即便是以日本的工业水平,要想将这东西原模原样的造出来,都不是一件易事。

别的不说,单单是那看起来最简单的塑料外壳,所使用的材料就是市面上从未出现过的,其性能和外观明显就超出了目前任何一种塑料的配方,不仅更加结实耐用,而且外观也更加美观大方,甚至还透显出一种金属般的光泽感,直接就把整个产品的档次提升了好几个级别。

还有,在内部的电路构造上,这种复读机还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印刷电路板技术,不仅最大限度的缩小了电路的体积,也让制造变得更加容易,所有零件焊接都是自动化完成,丝毫没有手工焊接的痕迹,那精致到极点的做工,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如此成熟的技术和制造工艺,即便是没有那种逆天的电池技术,哪怕是用来生产普通的电子产品,也能把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电器品牌打得溃不成军了,而且这些技术和制造工艺分明就是针对大规模量产而开发的,如果中国真的拥有这样的技术,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加以利用可事实上通过这半天的走访调查,在市场上根本就没有发现任何一件在制造工艺和技术含量上采用了这些全新技术的。

不过,比起这点来,其实整件事本身就充满着诡异。

首先,像这样一款先进的电子产品,无论是哪个国家生产的,按理说只要一投放市场,肯定就会引起轰动,但事实上,日本政府和各大财团几乎已经动员了所有力量,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却都没有发现有任何类似的产品与技术存在,它唯一出现的地点就是在中国,而且还不是正规的大型商场,而是在几个小商贩手中这完全就解释不通。

信息实在太少,而且已知的信息又如此凌乱,根本无法形成完整的拼图非要将它们拼在一起也不是不行,比如,这个复读机是由某个机密的研究机构暗中研发,并没有打算投入市场,却被内部人员给偷了一些出来贩卖,虽然很多地方还是说不通,但至少在逻辑上是成立的。

叹了一口气,中村允放弃了这种无谓的猜测情报工作有时候确实得开一些脑洞,但漫无边际的胡乱猜测却是毫无意义的,这只会干扰自己的思路。

9517听起来倒确实像是中国人的风格,跟苏联一样,他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一些重要研究项目或是科研计划弄一个数字编号来代替,而且中国人好大喜功,虽然在整体的技术实力上远远落后于世界,但也不能排除他们在某些领域里集举国之力,弄出一两个所谓的世界领先,若这样说来,或许这复读机还真是他们生产的也不一定,只是受限于整体的工业水平,这种产品根本无法大规模量产,所以,为了防止技术泄漏,才没有将其投入市场。

不对

就当自己的思路顺着这条线越想越顺之时,中村允突然猛的一惊,眼神也瞬间变得凌利那个小商贩他说过,这复读机的标签是第二次出现在市场时才有的,而第一次国内得到的那几件样品,却没有任何标签撕掉标签可以理解,或许是担心泄露机密,但第二次的标签为什么没有被撕掉

站起身来,中村允在房间内来回走动着,越想越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情报工作是从来不相信巧合的,任何事情都必然有它的理由。如果说这张标签是某些人故意留下的,那么,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所谓的9527工程,又代表着什么含义为什么会有人想将它公布于众,却又是用这种半遮半掩的手段

脚步停下,目光再次投向放在茶几上的标签,中村允双眼微眯着,他想到了一种可能,但还需要证实。

小心翼翼的将标签收起来,用信纸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