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此地有银三百两(1 / 2)

第四百二十五章 此地有银三百两

原本只是过来通报一下案情,打声招呼的,却没想到竟会扯出这样的话题,起初李悦新还不觉得有什么,可细想想,却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在某种程度上还真是很天真,很单纯。

几十年闭关锁国的计划经济,虽然也是时代的需要,但在积蓄国力的同时,也的的确确是区限了人们的眼界与思维,习惯了真材实料明码标价的计划经济模式后,绝大多数的国人根本就不知道一些看似简单的交易买卖,竟然还能隐藏这么多的套路。

说个笑话在十年代的这段时间里,很多中国人竟然是真的相信有资本家的良心这种东西存在,理由就是国外的商品往往都比国内的商品做得更好,一时间无数人都以使用洋货为荣,认为这才是有档次,有格调的生活,而这一消费习惯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之时,在某些人群中也依然保留着可笑的地方就在于此,就在这些人一昧的追捧洋货,学习洋人之时,却不知在大洋的彼岸,绝大多数的欧美人士,包括那些条件优越的中产阶层,那些被他们所追捧崇拜的洋爸爸,却都在使用物美价廉,更具性价比的中国造不然你以为中国每年造出的那么多商品,都是去了哪

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个简单的消费习惯,但是听着蝴蝶用这种玩笑的口吻讲述出来,李悦新却是怎么都笑不出这种风潮,现在其实就已经在萌芽了,之所以还没有泛滥,最大的原因反倒是因为这些价格昂贵的进口商品,绝大多数都超出了普通民众的消费水平,但在一些有条件,有门路弄到这些洋货的人群中,对洋货的崇拜和追捧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如果只是一两个人这样想,那当然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一个国家里,有成千上万,甚至是绝大多数人都这样想,这样认为,并将这种思维转化为行动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可能会有什么前途可言,因为他已经失去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品质自信

自文艺复兴之后,思想的自由就成为了人类永恒的话题,但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人的思维,其实都是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和左右的,这种影响与左右,甚至是在他们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渗透,而这些被渗透和操纵了思想的人,可悲就可悲在,他们根本就不认为自己受到了影响,哪怕被控制,被左右,被诱骗,被误导,他们也依然坚信这些可笑而又愚蠢的想法,都是自己的。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对某一个人产生了好感,那么就算你发现这个人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也都会视而不见,相反,你甚至会主动的为他找出各种理由,让自己去发现他更多的优点和长处,所谓的爱屋及乌,便是如此。

同样的道理当一个人开始无理性的追捧和崇拜外国的商品时,他的这种思维和感情就不可能只是被局限于消费的领域,对商品本身的好感很容易就会被转化为对生产这些商品的国家的好感,甚至是崇拜,连带的,作为对比,当一个人在极度追捧进口商品之时,他也就必然会极度的贬低排斥自己国家生产的商品,这种感情的错位甚至不需要任何人的引导,就能形成对自己国家的否认与厌恶,进而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产生绝望,并不惜一切的想要脱离这个群体,去挤身他们心目中所谓优秀民族的族群。

蝴蝶说得轻松,对很多问题,他了解的其实也不是很多,但仅仅只是这只言片语间所透露出的信息,就足以令人不寒而悸。李悦新完全可以想像得出,在另一个时空里,或者说,在这个时空不久的将来,中国所面临的处境会是多么的严峻,发展将是多么的艰难。

一边,是携带着资本与技术而来,以无可匹敌的姿态踏入国内市场,要来切蛋糕的国际资本企业,他们拥有庞大的资金,拥有先进的技术,拥有先进的管理营销理念,拥有进口商品的神必光环,甚至还拥有政策上的种种优待;

另一边,则是步履维艰的国企与民族品牌,他们资金匮乏,负担沉重,体制臃肿,技术落后,虽然是有着名义上的主场优势,但事实上,在整个国家急于招商引资,给予外资诸多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在政策上反倒是居于劣势。

想像一下,一个庞大的国营企业,效益好的时候,大部分利润都要上交国家财政,剩下的那些,要发工资,要维持工厂的运转,要改善职工的福利,甚至还要给过往的退休工人养老,哪还有精力和闲钱去搞产品的开发升级

可是,技术跟不上,就得被人卡脖子,好不容易咬着牙,用省下的钱艰难开发,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却在这时,莫名的发现那些原本对国内禁售,或是必须要花费高昴的代价才能买到的设备产品,却在一夜之间全都变成了大白菜。就如蝴蝶所言,人家有着成熟的经验,产品早已经经受了市场的检验,无论是性能还是成本,都不是国内这刚刚才勉强突破的技术可以相比的,在这种情况下,你让那些坚持要走自主研发,自力更生的人情何以堪

是啊,聪明人谁都会做明明用一点钱就能买来的东西,何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