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线索(1 / 2)

第四百二十一章 线索

在一个没有监控网络的时代里,要搜寻一个人留下的踪迹,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当这个人还在刻意的隐藏自己的时候,就更是困难。

失踪的技术员名叫王磊,并没有直系的亲属,父母早亡,自己也没有成家,一直都是独自居住在单位分配的宿舍中,不过据他周围的人所述,他应该是有一个女友的,也是在政府部门工作,但具体是哪个部门,叫什么名字,却又没人说得清,目前这个女友已经成为最大的怀疑对象可惜的是,这个王磊的宿舍里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从这点来看,他的失踪显然是经过了周密的准备的。

研究所传来的消息也很不乐观。

王磊在项目组里级别并不算高,但他参与的却是所有项目里最重要的控制系统部分,包括软件编程和硬件的检测和设计,他都有参与在某种程度上,上级本身就是将他当成了后备的人才进行培养,所以他能接触到的资料,几乎都是五轴机床里最核心的部分,这里面大部分的资料都是蝴蝶从二十一世纪带来的,虽然他本身并不知道资料的来源,但这些东西一旦泄密,是必然会引起各国情报机构怀疑的,因为以中国目前所表现出的技术水平,根本就不可能掌握如此先进的技术,尤其是这些技术还是如此的成熟,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会愚蠢到把这种最尖端的工业技术外泄,这与日本人为了利益而偷卖几台机床,完全就是两个性质的事情。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因为项目组本身的安保制度还算完善,所以尽管已经查明这个王磊在失踪前曾多次有意的调阅相关文件,但在严密的监控下,他却不可能对文件进行拍照复制,所以最多也只能凭记忆背颂一些数据资料,而更为重要的那些零件,比如蝴蝶所带来的芯片,以他目前的级别还接触不到,经过清点也证实了这些东西都没有缺失,没有原件或照片作为证据,就算他能把所有的资料数据都背下来,这些东西的可信度也是要大打折扣的但即便如此,这种程度的泄密,后果也依然是相当严重的,中央得知消息后,可谓是相当震怒,下令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尽快侦破此案,尽可能的挽回损失。

虽然没有遍布每一条大街小巷的监控探头,但这个时代却也有着这个时代的办案优势,那就是严密的户籍制度与政府执法机关强大的执行力。

王磊的照片在单位有存档,很快就被复印多份下发到各机关,从他失踪到现在,时间还没有超过24小时,也幸亏是发现及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人肯定还在国内,虽然无法确定位置,但随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他的照片与协查通报很快就会遍布每一个城市,每一个车站,甚至每一个港口,旅店。

这是一张以无数人为单位编织起来的天网,是共和国的卫士们在数十年与无数特务,间谍,反动份子的战斗中不断完善,不断强化,最终所打造出来的镇国神器在这张巨网之下,每一个干部,每一名公安,甚至每一个热心的市民,群众,都能成为一个移动的天眼,不需要强迫,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什么利诱,当它发动起来,每个人都会自发的为它服务,为它信息。

是的,这就是人民战争,是数十年来,令众多的境外情报机构痛恨不已,又无可奈何的安全体系,不知有多少王牌的间谍特工甚至还没来得及展现他们那超凡的身手,就纷纷栽倒在一位位大爷大妈们警惕的双眼之下,不知有多少悍匪大盗,在亡命天涯之时被这张大网给逼得走投无路,最终含恨收场。

随着网络的铺开,无数的信息也开始向着指挥部反馈,先是在距离研究所不远的一个小巷的垃圾筒里,有人发现了王磊被遗弃的工作制服,接着,又有好几条线报举证,曾有人看到过与王磊样貌相似的人进入火车站,与他相伴的,还有一名遮挡得很严实的年轻女子。

专案组立刻调取了火车站的行车纪录,确定了从那个时间段到现在,一共开出了十趟列车,其中时间最为贴近,也最有可能被疑犯搭乘的有三趟,分别开往上海,天津和山西,考虑到对方的目的是潜逃出国,所以不太可能会跑去山西,而上海与天津都是有名的国际港口城市,为防意外,专案组立刻兵分两路,一路由国安牵头,前往上海布控,另一路则由李悦新带队,赶赴天津,至于山西与其他同样存在可能的地区,则通令当地国安与公安机关严查。

不知道该不该说幸庆,这个时代的火车车速还是相当慢的,如果是二十一世纪的高铁,从北京到天津只需要四十分钟就够了,但在这个时代,即便是正常情况下都需要好几个小时,而事实上,这个时代的火车能准时到站的情况反倒是少之又少,因为各种情况延误才是正常的,所以,当李悦新和赵忠义乘坐军用专机赶到天津时,远比他们先从北京出发的那趟火车因为在路上晚了点,也才刚刚到站,倒是赶得正及时。

车站里,早已接到命令的当地国安与铁路公安还没有等车停稳,便纷纷围了上去,已经得到通知的列车员也没有像往常那样在停车后打开车门,而是一个车厢一个车厢的开始通知乘客,要求所有人留在原地,接受公安的检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