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归府,哭灵(2 / 3)

说罢又问道“天下人,皆言朕为寡恩之君,爱卿以为如何”

贾琮闻言,深叩一头,道“臣得陛下信重,焉敢无忠孝之心臣本为武勋将门子弟,逢战之时,纵兄死而弟披甲,父亡则子出征臣,将今日之局视为关乎君父国本安危之战。虽百善孝为先,然金革之事不避,臣愿舍孝尽忠。

至于陛下所言之事,臣在江南,确有听闻。但彼辈皆为因新法失利之辈,因失私利而怨君王者,无君父之小人也枉读圣贤书

臣已将此辈小人悉数拿下,交由江南总督衙门严惩除此之外,陛下可派御史南下,亲闻民间百姓之声

臣实奏陛下,纵然是白、安、秦、赵四家桑梓之民,也只骂臣贪婪暴虐,却无一人骂君父者。

盖因天下亿万黎庶,皆因新法受益。

臣之所以竭心尽力,忠于王事,便是因为臣认为,陛下乃千古以降,真正爱民之明君也

虽秦皇汉武,虽唐宗宋祖,又有哪一人,愿为天下黎庶之安,与朝野权贵为敌

唯吾皇万岁

臣虽年幼,亦胸怀广志。

愿为陛下之宏伟远略,尽绵薄之力

唯一所求者,只请陛下准臣,待屑小尽诛,国贼皆亡,海晏河清之日,准臣解甲归田,为双亲尽孝三载,以偿臣羔羊跪母、乌鸦反哺之心”

崇康帝闻言,面色舒展,他微微扬起下巴,眯着眼睛紧紧看着贾琮,过了足有盏茶功夫后,方从口中挤出一言

“准另,朕准你半月之期,理母亲丧贾琮,朕望你,莫要辜负朕恩”

听闻此言,贾琮自叩谢皇恩,戴权却失态的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崇康帝。

什么时候,他这主子,有这等宽容厚爱之心了

给急用之臣放假,这,这

酉时初刻,天已暗沉。

贾琮自大明宫而出,又出了皇城西门顺义门,由亲兵接应上,往西城荣国府而去。

骑乘在马上,贾琮一言不发。

今日之局面,大大超乎了他的意料。

邢夫人,竟死了

对邢夫人而言,死其实比苟延残喘的活着,要痛快的多。

但贾琮偏因此,始终让人吊着她的命

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贾琮从来不是一个心胸宽广之人,故而贾赦夫妇都受尽了世间之苦。

只是

她死的未免太过巧合了些。

尽管她的身体一直很糟糕,但只要照顾妥当,其实还能再苟延一二年的

若说此间没有意外,那才是意外。

但连崇康帝都没有怀疑这是人为的,贾琮知道,在那座荣国府中,必定布满了中车府的眼线。

有那些人盯着,真有个风吹草动,宫里绝不会不知道。

邢夫人一死,宫里立刻就知道了,可见一斑

难道真的是巧合怎么可能

贾琮眉头紧皱,勒着马缰随着队伍前行,脑海中却疾速的思考宫中之事。

一个冠军侯封下,想要丁忧自然是不可能的。

崇康帝又不是善人

再者,到了这个时局,他本也不会再太在乎会不会背上刻薄寡恩之名。

在决定强力推行新法那一天起,崇康帝必已有这份心理准备。

只是

冠军侯之位

贾琮如果没记错的话,算上霍去病早夭之子,史上共有四人封侯冠军之名。

而其中三人,不得好死

最有名之霍去病,便是在其名望达到最顶峰之时,暴毙而亡。

还死的不明不白

贾琮不知道这个超乎想象厚重的隆恩封赏中,有没有蕴着这层偈言寓意。

但他知道,冠军侯本该是封赏于勇冠三军,战功冠绝三军之人的。

此侯位虽只为侯爵,却比寻常国公更贵

他那点功劳,远远不够。

就算加上祖上余荫,可就是当年的荣宁二公,也未曾获得冠军之名

他这样一个开国功臣一脉的少年,得到这样一个甚至隐隐力压贞元勋臣的爵位

呵,就算他不想对付贞元勋贵,贞元勋贵们也绝不会放过他。

军人之荣辱,高于一切

所以,他若选择丁忧,便是坐以待毙。

若不丁忧

也需全力以赴,与贞元勋贵,见个高低。

这便是天子手段之老辣

也罢,就趁着这个机会,清理一下贞元勋臣们也好。

这些年,他们已经得意的够过了。

仗着贞元勋臣一脉执掌军权,连天子都容忍他们一二,武王又自囚于龙首原,这些年失去了约束,贞元勋臣中没少出败类渣滓

开国公一脉和宣国公一脉几乎已是明着对立,开国公动不得宣国公一脉的勋贵,宣国公也动不得开国公一脉的勋贵。

越是如此,反而愈发纵得一些勋贵们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