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贤王(2 / 3)

只能说石守义棋差一筹,没算到贾琮能回来。

如果贾琮没回来,这些事根本不算什么事。

也只有衍圣公那边复杂些,但也不是没法解决。

可现在

不过没等三人多想,身后就传来一道阴柔的声音“四皇子有谕令请清臣公子上楼只他一人。”

门楼前众人看去,只见一着奴仆服的无须中年男子,微微躬身笑道。

显然,这是一内侍。

李珣等人闻言松了口气,总算将干系推了出去,又看向贾琮。

只一人,却不知敢不敢上

贾琮闻言,却是呵呵一笑,想了想,道“也罢。四皇子之言,并无不可之处。”

他回头对韩涛、郭郧等人道“且在此暂等稍许,我去去就来。”

烟雨楼外之事,早就传至楼内。

因此自贾琮入内,绕过玄关后,烟雨楼一楼大厅内,无数双眼神瞬间瞧了过来。

若是贾琮还只是那个清臣公子,此刻必然群情亢然,无论是士子还是妓者,不说顶礼膜拜,亦当诚心见礼。

但是

此刻贾琮已非当日贾琮,他现在是执掌天下锦衣的锦衣指挥使。

入楼来,是为了拿人。

不管他的目的如何,今日百花节,风头已散。

这让为了博出位花费了巨大代价才能入内的诸人们,心里如何好受

再多的崇拜欣赏,终还是敌不过一个利字。

贾琮却对各色目光恍若为觉,自一楼起,层层而上。

贵人们可乘“升阁”,以人力驱使,直上九重高楼。

贾琮这个不速之客,却只能步步而上。

好在,他并非弱不禁风的书生,未曾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让一些人失望了

在其不疾不徐中直上九楼时,无数人目睹了当初声势无两的清臣公子的风采。

只这淡然气度,就不负盛名。

终至第九层

帷帐重重,锦绣如烟。

又有巨大“雨帘”自窗前淅沥而落

论享受,后世之人真未必比得过古人。

虽无空调,可那一座座晶莹小巧的冰山,却让此间清凉爽利。

微微的凉意刺着肌肤,舒适宜人。

贾琮的目光不见丝毫拘束,将九楼风光收入眼下后,又与楼中那十余双男女一一对视过去。

果有倾城色。

有人对他好奇,有人对他敬重,有人对他漠然,有人对他憎恨

及至中间那位身着蟒龙袍的年轻男子,贾琮与其温润的眼神相对后,二人都谦和的笑了笑。

贾琮躬身礼道“锦衣亲军指挥使,见过四殿下。”

此身着石青色五爪金龙四团蟒袍者,便为当今天子四子刘正。

此子素有礼贤下士、儒雅贤明之称。

乃朝野公认之贤王。

尽管,他还并未开府封王

刘正面上丝毫不见皇子高高在上的贵气,反而似老友一般,看着贾琮嗔怪道“清臣啊清臣,今日终得见你庐山真面目也。吾往你府上下请柬不下十封了吧却一次都未能如愿。却不想,此次吾未请你,你倒自己来了,可见咱们缘分之深也哈哈哈”

与刘正同席而坐的一倾国色女子,正是烟雨楼之花魁大家李九娘,她面容精致而大气,眸眼如玉,看着贾琮称叹道“贱妾久闻公子大名,亦曾下拜帖求见,只恨无缘。再不想今日得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其幸也。”

李九娘声音极为动听,声如沁玉。

再加上那双极美的眸眼中的钦慕之色,当得起国色天香之魅。

贾琮微微躬身颔首道“非贾琮自命清高,行事矫情。实因家父母皆身体有恙,又因琮不自量力,志于秋闱,因而辜负了四殿下与姑娘之美意,琮之过也。”

气氛愈发缓和起来,众人都呵呵笑了起来。

刘正邀请道“且莫站着说话了,快快,安排上座,就在吾旁若无清臣,吾等安敢言诗”

众人又笑,有侍者在刘正长几之侧,新置一几一席。

又有酒菜佳肴布上。

刘正笑道“清臣先入席,待果腹之后,吾等要见佳作”

贾琮却始终未动,他看着刘正,轻声笑道“蒙殿下厚爱,琮不胜感激。陋作倒是有一首,只是今日琮因公干而来,却是不能入座了。”

刘正闻言,面上谦逊温润的笑容渐渐敛去,看着贾琮正色道“清臣啊,今日百花节,我等汇聚文华为大乾祈福,是件盛事。不管你与丰明有何误会,下去再谈如何”

贾琮笑了笑,道“殿下所言有理,在下正是请石三公子下去谈。”

一直没吭声但却用目光“谋杀”贾琮的一年轻男子,终忍不住气急败坏道“你这狗番子,你以为你是什么阿物也配请我去谈”

对其歇斯底里之丑状,众人都微微皱起眉来。

贾琮更是看也未看他一眼,他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