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离别(2 / 3)

他送了一份去。”

贾琮笑道“还是请了来罢,若是在旁个院里,我也不多事。只是在三妹妹院里,你若独不请他,回头姨娘必和你闹。不过多一双碗筷的事,何苦来哉”

宝钗也跟着劝道“就是如此,我之前还同你说,你不当心,如今琮兄弟也说,你快听了罢。”

一旁黛玉禁不住想冷笑

探春犹豫了下,等连王熙凤也说了两句,道“环儿如今和以前不同了”,就打发了翠墨去请。

没一会儿,就见贾环到来,只是一身风采和众人口中“与以往不同”还是有差别的,环三爷的风采依旧

吊着半拉肩膀,眉毛一高一低的看人,目光闪烁不敢直视。

见他这幅模样,探春直欲吐血

倒是贾琮替贾环与众人解释道“他不是故意如此,只是一紧张后便成了这样,也不知在学里跟哪个学的,日后大了,也就慢慢好了。”

众人闻言,明白过来贾琮之意。

不过她们也知道,贾琮是为了照顾探春、贾环的面子,也为长者讳,所以没说是与赵姨娘所学。

无论如何,有了贾琮这番解释,众人便不再小瞧贾环。

安排着他坐在了惜春旁边后,又继续说笑用餐起来。

至亥时末刻而散,主客兴尽。

唯有离别时,难忍泪千行。

虽然贾琮后日方离京,但明日要祭祖,又要于贾赦病床前侍奉一日,根本没机会到内宅来。

后日一早,也只拜别贾母、贾政夫妇,才有机会与众人匆匆一别。

因而今夜之宴,当真是离别之宴。

先前还没所感,等吃到最后,却是没几人还能举得起筷子。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伤感之下,宝玉、黛玉、湘云等先道别而去,探春又命贾环速归。

王熙凤还有庶务,不得不去。

迎春带着惜春含泪离去。

最后,唯有素来稳重的宝钗,迟迟不愿走。

连贾琮亲自劝了两遭也无用,探春叹息一声,与翠墨和宝钗的丫鬟莺儿使了个眼色,一起出了正屋。

她能做的,也只有如此了。

但是前面厢房内还有嬷嬷等着,也没多少时间

待探春等人出门后,贾琮看着已经泪流不止的宝钗,温声道“又何必如此我会回来的。”

不说话还好,此言一出,宝钗竟呜咽出声。

哭声中,饱含着化不开的担忧之情

素日里再持重,可到了此时,她也只是一个正在经受离别之苦的少女。

见她如此,贾琮眸眼中浮现暖意,他轻轻握住宝钗有些冰凉的手,然后微微一曳,便将她带入怀中。

被拥入怀的宝钗先是身子一僵,却又缓缓舒缓下来。

贾琮鼻间嗅着动人的幽香,心中却一片宁静,柔声道“宝姐姐,相信我,我从不会让在意我的人失望。”

宝钗沉默了稍许后,才微不可闻的应了声“嗯。”

贾琮又稍微用力抱了下后,松开手,见宝钗一张俏脸满是羞红,便道“还记得那日我对你说的那句词么”

宝钗一字一句答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贾琮笑道“可想得全了”

宝钗抬头看他,杏眼中绵绵情意如水。

贾琮笑了笑后,牵着她的手,往西边书桌上行去。

桌几上有现成的笔墨纸张,贾琮铺展一张纸笺后,提笔蘸墨,挥毫书曰

鹊桥仙赠宝钗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书罢,见宝钗痴痴的看着纸笺,贾琮笑道“今儿虽不是乞巧节,但我心意如此,却亦不妨此词。

宝姐姐,此刻离别虽苦,但我相信,来日相逢时,必胜过人间无数。”

宝钗闻言,抬眼看向贾琮时,两颗晶莹剔透的泪珠儿又落下。

唇儿轻颤,虽有万语千言,却不知从何倾诉

只见情郎颔首,四目相对时,道了一句“我懂得”。

有此一言,便让心中沉重,纷纷化蝶而起。

美不胜收。

鼓起千般勇气,投入君怀中

崇康十二年,八月二十一。

贾琮随贾政、贾琏等入宗祠祭祖。

上意恩准划贾氏宗祠入荣国府。

自宗祠而归,贾琮沐浴更衣后,一日间侍孝于贾赦病床前。

只贾赦中风至今未有愈向,神智不明。

黄昏又往邢夫人房礼孝,不得入

于门前跪至子时而泪归。

人皆言至孝

崇康十二年,八月二十二。

辛酉月,丙寅日。

宜祭祀、除服、谢土、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