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定风波(2 / 3)

中疑惑,难道那贾家子,果然和叶家那位有什么

若真如此

无论对谁,都并非好事啊。

毕竟,勋贵一脉,迟早都要清理

曲江亭。

看着一个个潸然泪下悲戚感叹的老翁,宋岩、曹永、李儒等人都拧眉肃重。

他们理解孙敬轩、陈西延等人的悲痛,对于执着于权势的人来说,被突然剥夺权势,不亚于亡妻丧子之痛。

可是,对于他们的表现,宋岩等人却着实不赞同。

果真老糊涂了不成

在这样的皇家园林里,一个二个满腹牢骚,这不是怨望又是什么

只此一点,都可以治罪了。

而且,还会牵连其他人

宋岩不得不劝道“孙相,陈相,诸位大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吾等操劳一世,也到了致仕还乡之时了。

忙碌了一辈子,待归乡之后,吾等可坐看风云起,唯盼海波平。

若真闲不下来,也可入民间观疾苦,有不平事还可上书朝廷,发挥些余热贡献。

岂不极好”

好个屁啊

但凡失了大权归乡的人,少有能活过三年五载的。

心中的失落感,都足以让他们郁郁而终。

这种事,在后世都屡见不鲜,更何况在赤果果的官本位时代。

见劝不得,宋岩也没了法子。

正寻思着,是不是尽快散场。

就听一旁贾琮之侄儿贾兰,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疑惑,问道“三叔,如今分明为春,可诸位老大人,缘何言必有秋是因为雨水太大而生愁吗”

其他人都不愿理会这等稚子之言,贾琮却认真思考起来。

见他这般模样,有人莫名其妙,以为故弄玄虚,宋岩却有些重视起来。

他知道贾琮如此,行必有因。

果然,过了半盏茶的功夫,贾琮忽地笑道“环哥儿,再研墨。兰儿,展纸。”

“嗯”

宋岩闻言眸眼一睁,其他人的注意力也都齐齐吸引了过来。

不得不说,赋诗作词,绝对是个天赋活儿,可相貌一样,不是靠努力就能改变的

毫无疑问,在众人心里,贾琮就是天赋绝佳的诗词奇才,可比古人。

见他又要动笔,莫说宋岩等人,连正在悲戚的孙敬轩、陈西延等老人,都分散了注意力过来。

孙胜、李和、陈墨等年轻一辈,无不面色骇然。

心中震怒又忐忑,方才贾琮将他们的“丑行”写进诗词里还没算账,这要是再将他们祖父也写进去,传播天下,那他们各家还活不活了

可让他们阻拦,却又说不出口。

这时,贾琮已然又动笔。

宋华径自上前做诵读官

“丑奴儿书芙蓉园曲江亭”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咦”

众人纷纷目光一亮,也有人瞥了眼面色羞红的小儿贾兰。

唯独贾环哼了声,眼睛觑视贾兰,有些吃味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好”

宋华方诵罢,贾琮这边还未搁笔,那边叫好声已然震响。

尤其是孙敬轩、陈西延,喊声最大,直觉这阙词,写尽他们的心声

尤其是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却只能欲说还休,他们此刻,难道不是欲说还休

酒后发愤,也只能在此春时,道一声“天凉好个秋”啊

“叔平啊叔平啊你有此弟子,平生无憾矣”

孙敬轩看着宋岩,悲怆中又有说不出的艳羡,苍凉道。

陈西延也收敛了之前的失态,打量罢贾琮,对宋岩道“千百年后,吾等风流不再,功过随风轻去,叔平却因此弟子名留青史,吾深羡之。

今日二首,再加上那阙赠杏花娘,有此三阙佳词,天下士林,便有此子一席之位。”

宋岩淡淡笑道“孙相、陈相,清臣年纪尚小,赞誉过多,并非好事。”

忽地,陈西延面现悔恨之色,大叹道“哎呀,大事不好今日清臣为我等鸣不平,抒尽吾等心中苦闷,却怕会因此恶了得意之辈。日后,会凭添许多磨难

哎呀呀此皆吾等之过也”

孙敬轩等老者也纷纷后悔惋惜,宋岩、曹永、李儒三人面色微微凝重。

却听贾琮清声道“陈相、孙相多虑了,天子乃上天之子,主掌煌煌大乾亿兆黎民,胸怀可容宇宙乾坤,日月星辰。

内阁推行变法,心中只有天下苍生,哪里会容不得小子区区两阙薄词”

孙敬轩、陈西延闻言,纷纷呵呵,却也没再多说什么,不然真是要将贾琮往死里坑孙敬轩道“自当如此今日游园虽遇雨,但得此二词,实在兴尽。吾等年老体弱,难以为继,不如就此散去。”

宋岩等人纷纷颔首道“善”